季羡林:谈老:年老不谈老,只谈美
年老不谈老,只谈美
季羡林先生曾说,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从消极方面来讲,一想到自己的年龄,那些血气方刚时干的事情就不会再去硬干。
《论语·述而》有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发奋读书忘记吃饭,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同样,季羡林先生也因为“美”而忘记了老年已经到来。
怀揣责任,超越时间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季老一生奉行的准则,他在《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中道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责任感。他强调爱国,认为爱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拥有大批爱国的有责任感的知识青年。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以身作则,抱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年轻一直走过花甲,迈过古稀。他跨越耄耋,倾尽一生,不在乎功名利禄,只在乎心中的信念。谆谆教诲于每一个青年,孜孜不倦于每一部书籍,不论年纪的大小,只要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整个人生便会是美好的,充实的人生可以使人忘掉年龄的限制,忘记许多的顾虑和缺憾。
评价一个人是否年老,很多时候并不仅仅从他的年龄来判断,因为有些人越活越年轻。究其原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良好的心态。他们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悠然自在。
季羡林先生近百岁的高龄在文人中真的可以算得上一位老者,但是他对于别人称他为“季老”却并不满意。他一直认为自己并不老,相反还很年轻。他将家产悉数捐给社会,将知识经验倾其所有教给学生,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笔耕不息,著述著作。季老的一生都在奉献中度过,所以在他的眼里,年老似乎从不需要予以考虑,因为他一直都在做内心最喜欢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去忧愁哀怨。因此,我们无须感叹时光的流逝,无须无奈自己的年老,只要过好每一天,开开心心地做自己就好。
美的心境,美的生活
季老曾说,人的一生好像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刚出生时是清晨朦胧的阳光,青少年如八九点钟朝气蓬勃的太阳,青壮年就像中午的太阳精力旺盛,年老时则是黄昏时候的夕阳,沉静唯美。老年人经历了一生的沉浮跌宕,把最后一抹余晖洒在大地上,留下令人迷醉的夕阳红,这是对生命的最后赞歌。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老年人都很会享受生活,日常的活动多得数不胜数:聚会,出游,参观,阅读,收藏……人们看不到他们的苍老,看不到他们的憔悴,所能看到的永远是精神矍铄和炯炯有神。
即使身体有疾病的老人,他们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用心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抱怨,没有消极。年老无须顾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活着的每一天好好感受生活的美,无须将老的到来作为担忧的因素。
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非常美丽,老年人也能聚其毕生的精力和才能,散发出最美的辉煌。正如朱自清所写:“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美是一种生活状态,反映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人人都能保持美的胸怀,保持美的心态,那我们就不必担心年老了,因为老而美,真不知老之将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