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平衡心态:尽人事,顺应天命
尽人事,顺应天命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凡事顺其自然,不可过分执着,看清现实,才不会患得患失,终日惶惶。
季羡林先生也曾说:“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饼绝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尽人事,听天命。这样的人生信念,在东方文明中早有渊源,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老子非常推崇的“道”。上至寰宇,下至蝼蚁,无不在大“道”之中沉浮。中国古老的哲学精神一直在向我们阐述这样一个道理:遵从“道”法自然,在规则以内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用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来阐释,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违背无形的规律。也就是说,只有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相符合才能做成一件事情。
顺应天命
天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道家所说的顺应天命,实际上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理论。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万物生死有序,这都是自然的事情,是天命。如果一个人非要长生不死,那就是逆天而行了。因此,天命虽然看不见,但它属于一种自然规律,一定是存在着的,我们应该去顺应天命。
有一个人想学佛,但又不相信极乐世界,因此问一位老禅师:“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也不知道在哪里,怎能相信它存在呢?”禅师把这个人带到一个黑屋子里,说道:“墙角有一把斧子,你看见了吗?”那个人眼前漆黑一片,无论怎么努力也看不见,说道:“哪有斧子,我根本看不见,它在哪里?”禅师点燃一根蜡烛,那人一看,墙角果然有一把斧子。禅师说道:“你看不见它,难道斧子就不存在了吗?”
天命也是一样,即便看不见,也得承认世间万物受到某种规律的约束,而这种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人类虽然自认为是万物灵长,但是也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如果试图加以破坏,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尽人事
天意难测,人事可为。当无法预知所谓的命运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人事。尽人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奋斗,奋斗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我们并不陌生。从开始上学的那一刻起,我们似乎就开始了“尽人事”的努力,“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在天命不足下所尽的人事,许多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成功。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念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背不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着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在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从故事中看,他比曾国藩聪明得多。但是曾国藩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之一,是因为他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聪明人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成功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聪明的,但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奋的。正因为如此,天资不高的曾国藩最终能拥有显赫的地位,而那个聪明的贼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是贼人。
尽人事,听天命,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凡事都要拼搏,而在尽人事后,听由天命,顺应自然,才是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