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寻源:中华文化其根安在

季羡林:谈寻源:中华文化其根安在

中华文化其根安在

季羡林先生曾对寻源提出看法:“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彪炳环宇,辉煌璀璨,众口交誉,其影响广被大千世界,历数千年而不衰。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地球上没有中华文化,人类今天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这种文化史上的稀有现象,其根安在?”

凡物必有其根,根为本源,事物之根源,乃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季羡林先生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先驱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寻本逐末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中华文化的产生必定有其根源,而寻找到源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所提倡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寻求中华文化之根源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贵“和”持“中”

季羡林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由来已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重视贵“和”持“中”。中国历来讲究和谐、中庸的思想,《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因中庸是一种美德,故而中华文化以中庸为根本精神,经久不衰,浸透到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中。

季老认为,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处处都主张和谐,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时至今天,我们重新提出和谐这一伟大概念,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份重要礼物,若能被全世界所接受,整个地球村将一片祥和。

季老晚年时曾在病床上极力反对简化汉字,更反对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他觉得中华文化的根本就是对传统,而汉字是重要的载体,汉字中所体现的和谐之美,也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的汉字造型四平八稳,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典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含蓄美,这种含蓄的美感也正是和谐安宁的原动力。若将汉字一味地简化,或按照西方文字的标准将汉字改作字母文字,那就失去了传统文化中的平衡感。春秋末年的齐国晏婴在解释“和”的内涵时,强调和谐中的“相济”与“相成”,若有不和谐之处,该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方法达到平衡,从而保持一种“政平而不干”的和谐之美。

“中庸”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髓,一直指引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东西方文化处于相互交融而又相互排斥的矛盾中,如何和谐共处、协调共进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引人关注的问题。季羡林先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持“中”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道:“面对这样的世界难题,就用中国的‘和’的思想济西方之‘穷’吧,这是让世界和平的唯一方法啊。”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在于贵“和”持“中”,寻根才能求末,只有了解中华文化之本源,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传统道德

季羡林先生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传统道德是文化根源之一,他认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传统道德的基本概括,人们应该遵循古人修身养性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战国时期,齐王派遣使者到赵国拜访赵威后。赵威后热情地接待来访使臣,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有些不高兴地说:“我奉了国君之名前来拜访您,可是您不先问我们齐国的国君,反倒先问起了庄稼,这分明是先贱后贵。我们的齐王治理万民,还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赵威后笑着解释:“没有庄稼,如何养活国君?这不是贵贱之别,而是本末之分。难道要舍去根本,先过问那些末节吗?”

传统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应该先守住这个根本,再去追求高科技、高产量;应该先讲伦理道德问题,再讲经济发展问题。《论语》中子贡问政,孔子说管理国家,只要有充足的粮食、战备以及百姓的诚信,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必须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两者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皆有一死,但如果百姓都丧失了诚信,没有了道德,国家也就亡了。季羡林先生说过:“根就是本,循本才能求末,本末同求,斯为至善。”可见,坚守中华文化,缔造和谐社会,先要寻其根源,将伦理道德的维系和提升摆在首位,然后学习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和文化,最终做到“本末同求”,从而“斯为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