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送礼

一个人,一辈子离不开礼物。

或者送礼,或者收礼,是人生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离不开你帮我、我帮你。人是有感情的、有良心的,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总是要送点礼物表示感谢。收了别人的礼物,也总要在适当的时候投桃报李。

孙孙在十几个月大时,就知道用搂脖亲吻来回报大人们的帮助,样子十分可爱。在你幼儿时,玩具有两大筐,光小汽车玩具就有五六十个,大都是亲友送给你的礼物。你长大了,上学了,在同学间、朋友间,难免也要互赠些礼物。以后处对象,参加工作后在同事间,也会有互赠礼物的时候。

送礼是人之常情,送礼是表达心意、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求“礼尚往来”,讲求“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怀一颗感恩之心待人,怀一颗感恩之心做事,通过礼尚往来,增进友谊,是极自然的事。

但是,曾几何时,送礼变了味,送礼成了谋求升官发财、打通关节的“敲门砖”,成了“行贿”的代名词。好像在当今世界,不会送礼、不会收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似的。

的确,爷爷六十岁了,也没有看清送礼的奥妙。送礼之风刮了几千年,可以说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互赠的活动。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价值导向不同,送礼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所以,送礼还真要看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送礼也有个赶时髦呢。

记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穷,可是人们之间的关系还很纯正、很正常。爷爷当时也曾给校长送过礼,是用普通的玻璃瓶现买了二斤农村散装的“小烧”白酒,还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是东西少不好意思,而是那时不时兴送礼,觉得不那么“正大光明”。因为当时校长顶着很大的政治压力,坚持把我这个“黑五类”子弟调到中学任教,爷爷很感激他。那时的人际关系简单又纯朴,是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

可是到了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送礼行情也“水涨船高”,好像干什么都得送礼。爷爷听说(仅仅听说),谁想进个好单位,要送礼;想当官,要送礼。住院看病,要主动给医生送“红包”,医生若不收,患者就心中没底(怕不尽心);连小学生,逢年过节,特别是教师节,都绞尽脑汁“动员”家长拿钱,互相比着给老师送礼——连教育这样的圣地,连为人师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也随了“世俗”坦然受之。

也许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送礼“行情”,二十年后,社会上的送礼“行情”是什么价码,爷爷不得而知。但爷爷认为,这是“变味”的送礼,是被利用的“送礼”,是充满功利目的的送礼,这不是爷爷本意想说的那种“礼尚往来”。

送礼和行贿有本质的区别:送礼是感恩,是体贴关心,是熟人间感情的交流,礼不在多少;而行贿是相互利用,不在于彼此熟不熟、有没有感情基础,往往是“送多大的礼办多大的事”,是利害关系的交换。

尽管这种功利式的送礼之风盛行,但它仍淹没不了人间真情。与人间真情比,这种变味的送礼,只不过是阳光下的阴影,不能算社会意识的主流,是会随着社会治理的宽严度而不断有所调整的。这是社会学家、政治家们的课题,非爷爷能说清楚的。杂说么,就说了一些废话。然而,爷爷仍要凭自己的经验,给孙子一点忠告。

其一,做人要有人情味,该送礼时,不要吝啬。学会送礼,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部分。不能把日子过得太死板、太吝啬,灶坑打井,房顶开门,万事不求人,一个朋友也没有,一辈子会很孤寂。但送礼一定要掌握尺度,送得太轻,反而让人笑话,送得太重,反而让人为难,以适度为宜。比如请朋友吃顿饭,出差归来给同事带个小纪念品,让朋友感到你心中有他,就可以了。如果突然买太贵重的礼物,不但自己经济上恐难承受,也让对方心里不安。比如过年过节,给亲朋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送两瓶好酒,寄一点土特产之类,就可以了。古人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说。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际交往有“近因效应”,即常接触、常沟通,就自然关系密切,而朋友间一旦有什么好事时,自然会先想到彼此。若平时久不联系,或平时并不熟悉,没什么交往,突然给他送上重礼,反而让对方犯猜忌,有些不放心了。

给别人送礼,还有三点要注意。

一是“大恩不言谢”。比如救命之恩,这就不是口头一句“谢谢”可以表达的了,也不是拿点礼物可以报答的了。要记在心头,当对方有大困难时,主动上前帮忙,甚至不惜付出更大代价,加以回报。在大恩惠面前,轻言一声“谢谢”,反而显得“没人情”。

二是送礼如同交友一样,宜先淡后浓。比如今年送散装白酒,明年送瓶装“北大仓”,后年送“茅台”,让人觉得关系越来越密切。若今年送茅台酒,明年送北大仓酒,后年送散装,一年不如一年,对方肯定会有想法,认为关系越来越淡了,就好像故意羞辱人一样,还不如不送礼。基本掌握着送礼的尺度,就是年年都一样,也可以。

爷爷不是让你平时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而是让你凭一颗感恩之心,坦然、平实地维护人与人之间宝贵的情谊。友情一旦掺杂有功利目的,是很难持久的。

当然,送礼不要太滥,也不要太频。要看准人,讲时机,做到心中有数,哪是真意,哪是虚情,不可不分远近亲疏,不分真假地一味“仗义”、“讲究”。

三是送礼要尽量送些别人心里希望的东西。礼不在多少,寄情而已,对方感到正好需要,就会很高兴。有些人只是考虑自己有什么就送什么,什么贵重送什么,对方不需要,甚至处理起来还不方便,这礼就送得不明智。

其二,收礼要把握尺度,不可“来者不拒”。亲友、同事之间,送笋还瓜,真诚自然的往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送礼,不必拒绝。这种该收的礼,你若太客气,反而显得疏远、生分了。可以热情收下,表示感谢,并对礼物表示欣赏。千万不要说“我不喜欢”、“这东西我有”、“我用不上”这类话,让朋友扫兴。但是,对于久不上门,无甚感情基础而突然上门送重礼的人,则不要盲目收下。“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那预示着将有要事求你。而一般情况下,都是些难办的事,往往涉及要打法规的“擦边球”,弄不好,反受其累。所以,一定要弄清来路,量力而为,能帮的帮,不能帮的,明确告知另找门路,不要收礼又不办事。“无功受禄,寝食难安”,咱们是好人,不能干那种“趁火打劫”的事。

另外注意,不要轻易替别人收礼,不要草率答应间接帮忙的事。你觉得跟谁关系不错,可以代为求之帮忙,这种事更要慎重,弄不好是给朋友找麻烦,累及朋友。如果能帮上忙的事,也让送礼的人把礼物带回去,留个余地,说“办办试试”,不能大包大揽。把礼物留下再去给人办事,会让人家觉得这都是“礼物”之功,把情感的因素反而冲淡了。当然,现实社会中也确有这种人,你帮他忙了,也求了很多朋友把事办成,他却连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连顿饭也不请,甚至“反悔”,认为朋友也没帮上什么大忙,还不如不求,弄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没面子,还反欠很多人情。这种亏,爷爷也吃过。所以呢,要睁开眼睛,先看准人品,然后再决定值不值得你去帮。

其三,当官要凭本事,量力而为,不要靠送礼往上爬。孙孙是不是当官的料,能不能当官,爷爷不好预测。但是,无论干什么,都有上下级,有升迁的问题,礼尚往来还要有,只是,要掌握分寸。爷爷认为,当官要有真才实学,要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才不遭罪。如果没那个能力,即使靠关系爬上去,也不会长久。

而且,你是个好官,就不会去捞钱。想当个好官,你就下不了手去搂钱,若不搂钱,你也就没钱去铺路,你就养不起自己的“保护伞”。你送少了,不好使,送多了,又是一块心病。无论多大的官,对于这种龌龊交易,也是不敢在阳光下亮出来的。无论多大的官,一旦犯事,都自身难保,而且还会牵连一批人进去。所以,不要有那么大的欲望,不要总不知足。况且,你用钱买来的官,不仅自己遭百姓唾骂(百姓的眼睛是亮的),而且那大肆敛财的上司,你要不断地“喂他”,因为他谁的钱都收,最终他无法公平正义,必然任人唯亲,你若不是势利小人,则很难迎合他,早早晚晚,会对你有不满的时候。所以,何苦呢?

荀子曰:“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荀子·大略》语)。即最差的臣子是靠贿赂买好,中等的臣子靠自己努力效忠,最好的臣子,是积极向上举荐人才。爷爷希望孙孙当官,做“上臣”,而不要做“下臣”;亲“上臣”,而不要近“下臣”。

虽然你不是势利小人,但有些人很势利,善于在有权有势的人跟前逢迎讨好,而且这种人还不在少数。这一点也不奇怪,就像森林里有雄鹰,也有臭鼬一样,无所谓孰对孰错,各自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罢了。所以,不与他们同流,也不必鄙视他们、排斥他们,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尺度,过好自己的生活。

爷爷不能想象三四十年以后社会风气是什么样子。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从大乱到大治,当送礼送到疯狂无度的时候,当收礼收到肆无忌惮的时候,也就到了该下狠治理的时候了。

能做到情融理畅,审时度势,理性地把握“礼尚往来”的分寸,才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