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完美的神,人们更喜欢稍有不足的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准备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第一段录像中被访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不仅俊朗不凡,而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他自信、从容、谈吐不俗,表现得近乎完美。
第二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也拥有同样好的条件,不过在被访谈的过程中显得有些紧张,碰倒了咖啡,弄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第三段录像中的被访谈对象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普通的人,没有引以为傲的成就和外形,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虽然没出什么错,但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人也非常普通,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在受访过程中,他也因为紧张而打翻了咖啡。
教授将这四段录像分别播放给测试对象观看,然后要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受访者是谁。
结果,最不受欢迎的是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最被人喜爱的人并不是第一段录像中那位几近完美的受访者,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这个实验反映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的“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是指全无缺点、近乎完美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那些整体表现完美,却又有些小瑕疵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
人们虽然向往完美,但是在潜意识中对完美又有一种排斥。一方面,完美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过大,让人觉得很不真实;另一方面,人的潜意识或多或少都认为:承认完美是一种自我贬低,而自我贬低与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需求是相违背的。所以,人在心理上对“完美”有一种又向往又排斥的矛盾。
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的专家、全国著名心理学家——赵老师,曾去青岛出席一个心理学讲座。当时,她细致得体的穿着、优雅高贵的举止、知性化的语言再加上渊博的学识,以及在心理学界的卓越成就,使得在场的每个人都认为她几乎是个完美的女人。大家都由衷地钦佩她,但是却没有人真正从心里接受她,因为她看起来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
赵老师的形象太过完美,众人都远远地坐在台下,甚至都不敢跟她近距离接触,仿佛与她接近就会让自己无地自容一般。尽管她在做讲座的过程中也主动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然而,大家都没有什么回应。
不过在赵老师“出丑”的那一刻情况有所改变了。她的高跟鞋意外地被讲台前的台阶绊倒,她失去了平衡,差点儿跌坐在地上,这时,她的脸一下就红了。这一刻虽然她自己觉得有些尴尬、难为情,但是,大家却觉得和她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接下来也开始积极地和她互动起来。
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无伤大雅的“出丑”,赵老师始终都表现得那么完美的话,学员们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接受她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际交往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固然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可,但是过度追求完美,则未必能够在社交中取胜。这时候就需要人们运用减法交际,在让自己更加优秀的同时,适当地保留一些小缺点。
总而言之,降低自己的完美度,实际上就是缩小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关系拉近了,自己才会更受欢迎。因为相比于完美的神,人们更喜欢和那些稍有不足的人来往。
减法交际:“冷庙烧热香”
成功的人就像耀眼夺目的明星,他的光芒可以把很多人聚集在他的周围,而那些失意的人的身旁就不会有多少朋友。大家都知道结交成功人士的重要性,但是也别忘了那些暂时失意的人。那些有才能却暂时得不到发挥的人,或者是原本成功却在后来落难的人,他们都能有再次翻身的机会,不要忽略了这些人,在关键的时刻也许正是这些人能够帮上你。
“冷庙烧热香”,是减法交际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俗话说:“锦上添花无人记,雪中送炭显真情。”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别忘了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人;而对那些正处在失意状态的人来说,你可能就是能够安慰他们、并给他们带去力量的人。因此,在结交贵人的同时,不要忘了结交你潜在的贵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人情账户”,存进来多少、支出去多少是时刻在变化着的,但是每当我们帮助别人一些,就可以存进来一些,存的越多,到时候能取出来的也就越多。就像把平时用不到的钱存进银行一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取出当时支出去的帮助,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得到“利息”。
在别人落魄的时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么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便能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不是每次付出都能得到回报,但是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不仅可以使别人渡过难关,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安慰。再者,大部分人都是有感恩之心的,在被你的恩情惠泽之后,他们会记住你的恩情,并寻找可以报答你的机会。
如果想扩大自己的人脉圈,那么就要重视储蓄人情,也许在平常还看不到什么作用,但这将为我们日后的发展带来很多益处。只有储蓄越多的人情,才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加顺利。要时刻怀着一颗助人之心,在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遇到困难时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这也许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对身处困境者来说,却是一件德比天高的大事。也许你只是听了对方的诉说,或者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帮助人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得到了你的帮助之后,他将来也可能会帮助别人,这也是你莫大的功德。
当在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才去积功德的话,那就晚了。因此,只有早早储存下人情方为良策。求人办事总是很难,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在生活顺利的时候多储存些人情。朋友就是在你来我往中,才能建立更深厚的感情。
《围城》这部电视剧是一部忠实原著的作品,也像书作一样经典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可是钱钟书先生不会轻易同意别人把自己的书改编成电视剧的。《围城》的导演黄蜀芹女士之所以能够得到钱钟书先生的允许开拍电视剧,主要是得益于她的父亲黄佐临,黄佐临导演早先曾经帮助过钱钟书。
在新中国建立前,钱钟书一家困居在上海,他们当时的生活十分窘迫。那时候,钱钟书的学术书稿无人问津,于是他开始写小说,尽管这些小说稿是为了养家糊口,可他的写作态度太认真,每天也就能写出500字的书稿,这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生活所需。幸而当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两场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戏剧《弄假成真》,而且及时支付了酬金,这才使得钱钟书一家渡过了难关。
虽然这件事时过多年,但是钱钟书一直记在心里,后来黄蜀芹带着父亲的亲笔信来拜访他的时候,钱钟书当即答应了黄蜀芹改编《围城》为电视剧的请求。
正是因为黄蜀芹的父亲在钱钟书落魄的时候曾经施以援手,所以黄蜀芹才能得到《围城》的电视剧改编权。可以说,钱钟书就是黄蜀芹父亲的“冷庙”,黄蜀芹父亲的“热香”烧对了。虽然我们在帮人的时候不应该想着要得到回报,但是时刻储蓄人情将对我们日后的不时之需大有好处。
我们必须在人生路上养成时刻储蓄人情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无人来帮。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就能够发展得更顺利。但是,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没有付出是不太可能的,而且需要付出自己的感情。有了感情的投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感情。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总会需要别人的帮助。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只是独自完成一件事,而是需要团队的合作,或者是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常怀成人之美的心思,唯有这样才能常常获得别人的感激。而有了这份感激之后,我们再请别人来帮助就简单多了。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要仔细地去体味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人世中,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处在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但是必然要和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用减法交际,平时“烧香”的时候不要遗漏了那些被别人忽视的“冷庙”,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