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婴之母,大医之魂

万婴之母,大医之魂

品如碧玉质无瑕,

德高望重医道佳。

博爱胸怀黎庶赞,

巾帼英雄誉天涯。

1901年12月2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的一座小八角楼里,伴随着阵阵海浪声,一个女娃呱呱坠地,她就是林巧稚。谁也没有料想到,这个女娃日后成为了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者。

林巧稚5岁时,母亲死于宫颈癌。从此,“给同胞看病,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志向便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她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勤奋读书,1921年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学医。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她无比珍惜。多少个日日夜夜,她苦守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多少个春夏秋冬,她与小白鼠相伴于实验室。经过8年的刻苦学习,她获得了毕业生最高奖项“文海奖”,并成为第一位留院工作的中国女医生。

医院里“小林医生”的业务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时几个科室主任都向林巧稚发出工作邀请,她却选择了在别人看来发展前途不大的妇产科。因为她知道,一个训练有素的女医生,对于妇产科来说是多么的急需。那时候,受旧时代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有身孕或得了妇科病的女性都不愿接受医治。一方面因为她们及她们的家人不相信西医,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不愿把女儿之身交给一个男医生诊疗。而林巧稚作为一名女妇产科医生,也许可以扫清人们的思想障碍,关键的时候救人一命。事实上,林巧稚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在协和医院工作的最初几年里,由她接生或治愈的女性病人不下万人,她本人也很快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住院女医生。

1932年,林巧稚赴英国进修。其间,以“小儿宫内呼吸”为主题,发表了具有极高水准的学术论文。于是,许多海内外著名医院竞相向她发来工作邀请,可都被她一一谢绝了。说起当时的协和医院,也许在常人眼里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且不说它的工资待遇不及国外医院,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它明文规定:聘期内女员工若结婚生育则视为自动解除用人合同。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林巧稚回协和医院工作的决心,因为这是她的心之所属。在这里,她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最多的患者或产妇,才有机会挽救最多的中国女性的生命。就这样,她在协和医院,治愈了一个又一个病人,接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儿,给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家庭送去了幸福和欢声笑语。

时光一晃到了抗战相持期,协和医院被日军侵占。林巧稚愤然离开了协和医院,自己开起了私人诊所。于是,当时的北平街头多了一位行走的医生。她或提着自己的医药箱,穿梭在北平的大街小巷;或坐诊门厅接待病人。为了贫苦百姓能够得到救治,林巧稚把门诊费降到最低,甚至有时免费治疗,还自己掏腰包照顾穷苦病人的生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诊所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她跟随求救者,几经颠簸来到北平郊外的一户穷苦的家庭,为已经难产多日、生命危在旦夕的孕妇接生。林巧稚妙手回春,经过一夜的努力,黎明之际,一个健康的婴儿出生了,产妇也脱离了危险。临走时,林巧稚拿出自己的钱包,掏出了一些钱,仔细地叮嘱家属:“这点儿钱给她买些补品吧,她生下孩子太辛苦了。”常将病人放在心尖,时间一久,她高超的医术和博爱的善举被北平老百姓们传开了,人们都称她为“活菩萨”。

抗战胜利后,林巧稚关闭了诊所,回到了她“阔别已久”的协和医院。但是黑暗的现实社会和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让林巧稚心灰意冷,那时她决心对政治不闻不问,一心一意从医、教书。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新社会新气象,荡涤着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政府对娼妓业这一旧社会的流毒进行了彻底的清除。这一举动让林巧稚打心眼儿里佩服共产党的领导,由衷地说:“新出来的太阳比什么都好,我爱这明朗的天空和这明朗天空下的生活!”

“个人奋斗的力量是渺小的,党、祖国和人民才是力量的源泉。”从此,林巧稚打开窗户看世界,以满腔的热忱和勤奋的劳动投入到共和国的建设之中。林巧稚勇攀医学高峰,组织妇科肿瘤的研究,带领学生对1948年至1958年间500位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癌的患者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检查,结果发现良性葡萄胎存在转移,这一事实推翻了国外专家认为良性葡萄胎不转移的结论。同时,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她前瞻性地根据世界妇产科学的发展趋势,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分别设立了妇科病理学、妇科肿瘤学、女性内分泌学几个重要科研分支,产科又分为生理产科、病理产科、计划生育科等,此举对中国妇产科学和科研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跃进”期间,全国“浮夸风”盛行,林巧稚却调动自己所能调动的医护力量,干起了实事,在北京市组织了大规模的妇科普查,很快上海、广州等地也开始了普查。这种大普查,不仅在预防女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开辟了中国妇科普查的第一条道路。

因为在妇产科事业上的突出贡献,林巧稚先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妇产学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除此之外,林巧稚还多次带领中国医疗队出访国外,她曾自豪地说道:“解放前,我搭乘船,一叶孤舟漂洋,不胜凄凉。而今,前面是五星红旗引路,后面是8亿人民相依,多么幸福!”

然而,在这些成功的荣誉下,林巧稚并没有改变自己治病救人的初衷,她不在意别人尊称职务,还是喜欢别人叫她“林大夫”“林医生”,感到更亲切、更自然。对她来说,担任这些职务的实质性意义,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为中国的妇产科发展提供支持。无论是国外出访回来,还是参加会议回来,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到产房,回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查看着每个病人的情况。

病房如战场,她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着每个生命。

每次遇到棘手的难题,林巧稚从不轻易给病人下结论,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一次,一名妇女初次怀孕却被怀疑患有恶性肿瘤,她的一家怀着一线希望向林巧稚求助。林巧稚反复推敲患者的检验报告,又翻阅了大量资料,最后采取暂不切除子宫的保守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与等待,患者不仅等来了一个健康宝宝的出生,而且身上的肿瘤也渐渐消失了。几年后,医学研究成果证明了这个罕见的病例,是可随着孕妇妊娠过程而自动消失的脱膜瘤。当时,如果没有林巧稚的坚持,一个孕育的生命可能会被扼杀,一个年轻的女性将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诸如此类,被林巧稚攻克的医学难题实在是太多了。

林巧稚的一生都在产房度过,但她从来没有厌烦过这种生活。她关心每一个产妇,亲手为她们擦拭额头上的汗珠,掖被角,理解她们的感受,走进她们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只看病,不看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领导干部,林巧稚都以科学、严谨、真诚的态度相待,一视同仁。这里提到的一件趣事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由林巧稚亲自接生的。医者仁心,林巧稚非常愿意深入基层,解决普通百姓的病患之痛。有一年,已是64岁的林巧稚虽已年高体弱,依然报名参加了农村巡回医疗队。在贫苦的农村,她手拿产钳亲自为一名难产的妇女接生;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活了出生时没有呼吸的婴儿;仅用4角钱的药就治愈了多年受“干血痨”折磨的女子……一时间“林婆婆”的称呼在农村传开了。

林巧稚甚至为了中国的医学事业建设牺牲了个人幸福。曾有人问她为什么单身一辈子?她认真回答道:“我要是结婚了,当然要养育孩子,照顾丈夫,操持家务。如果做不好这些,怎么能称为妻子和母亲?可是,一旦我那样去生活了,还能做一个称职的医生吗?”是的,“称职”——林巧稚用自己的一生奋斗诠释了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她一辈子的伴侣是床头的那部电话,只要电话一响,她就行动起来,无论寒暑、无论风雨,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节庆假日……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她,她这一生就是一名“值班”医生。虽然她没有生过孩子,却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孩子。许多父母为了表达对她的敬爱,给孩子起名“爱林”“念林”“怀林”“敬林”“仰林”……张清平在《林巧稚传》中深情地写道:

她终生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

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丰富的母亲;

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

她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