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法”落实到“行动”

把“想法”落实到“行动”

“我年轻时曾想当一个伟大的作家,但很多事情让我脱不开身写作……”,“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芭蕾,但我的状态一直不好……”

这样的话我们时常会听人说起,拖延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哪天你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自己很多的时间。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就是纵容惰性,如果形成习惯,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改掉懒惰、拖拉的心理习惯。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富兰克林说道。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晨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上午8~11点、下午2~5点,工作;中午12~下午1点,阅读、吃午饭;晚上6~9点,用晚饭、谈话、娱乐、检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把握今天等于拥有两倍的明天。”

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对于你想要完成的事务或理想,从现在就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才会拥有天才的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有个18岁的女孩,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每天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老师突然问:“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师又接着问她:“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她摇摇头。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想想,10年以后你会怎样?”

老师的话很轻,落在她心里却变得很沉重。她脑海里顿时风起云涌。沉默许久后,她说:“我希望10年以后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她:“你确定了吗?”她慢慢咬紧嘴唇:“是。”

“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10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到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试听,对不对?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你还要有很棒的音乐作品开始录制了。23岁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20岁的时候开始作曲作词,并在演戏方面接拍大一点的角色……”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却让她感到一种恐惧。这样推算下来,她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她现在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出演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她觉得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向自己袭来。老师平静地笑着说:“要知道,你很有天赋,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如果你确定了目标,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听了老师的话,她发现自己整个人都觉醒了。从那时起,她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从现在做起,时刻都要为了以后打基础。所以,她比以前更加努力了。毕业后,她开始对角色认真筛选。渐渐地,她被大家接受了,慢慢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个女孩就是周迅。

其实,不管是什么事情,最好的行动时机就是现在。今天的想法就由今天来决定,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想法和愿望。但是,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今天的事情不做完,非得留到明天去做。其实,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是不划算的。有些事情当时做会感到快乐、有趣,如果拖延几个星期再去做,便会感到痛苦、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