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嗯?有两个报社的记者参加……”|结构歧义
系主任的秘书开会回来,向领导汇报工作:“今天的活动,有两个报社的记者参加。咱们的活动,很快就要上报纸了。”秘书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听完汇报的领导,此时却皱着眉头,质问道:“嗯?有两个报社的记者参加……你说的这句话有问题啊?我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个记者参加了这次活动!”
系秘书一琢磨,还真是这样,自己说的话存在严重的歧义。幸好,她只是口头汇报了工作,要是把这句话写在文章里,发布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那才是闹笑话呢!
在逻辑学上,由于语句中的语法结构具有不确定性而导致判断产生的歧义,叫作结构歧义。系秘书在汇报工作时提到“两个报社的记者”,这里面就含有语法结构的不确定性,既可理解为两个记者(同一家报社),可以理解为记者(数量不确定)来自两个报社,所以是犯了结构歧义的逻辑错误。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儿子正在看书,妈妈问他:“你看的是什么书?”儿子回答说:“我在看一本现代战争小说,特别精彩。”这个回答让妈妈一头雾水,见儿子看得正起劲,她也没再追问,但其实她依旧不知道儿子看的到底是什么书?
问题与上述故事如出一辙,儿子的回答是“现代战争小说”,这里含有语法结构的不确定性,既可以理解为是描写战争(现代或古代均可)的现代小说,也可以理解为描写现代战争的小说,也难怪母亲会听得一头雾水。
要消除结构歧义,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原来的表述方式,让其具有确定性。比如,系秘书可以对领导说:“今天的活动,有两位记者参加”,或者“今天的活动,有两家报社的记者参加”;儿子在回答母亲的问题时,可以说:“一本现代的战争小说”,或者“一本关于现代战争的小说”。这样的话,听者就明明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