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

简介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是东晋时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幼年丧父,家道衰落,曾做过几年小官,目睹官场黑暗腐败,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人物小记

晋文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的一天,刚刚到彭泽县(今江西彭泽)当县令还不到80天的陶渊明,接到上级通知,说是郡里派人到彭泽检查工作。

起初,陶渊明没当回事。一位老衙役对他说:“一定要做好接待,县大人要到城外恭候迎接。”陶渊明一听就来气了,说:“只为了这五斗米的薪水,低三下四地在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面前折腰,我宁愿不做这官。”说完脱下官服,摘掉乌纱帽,交出官印,离开县衙,回到老家。从此以后,陶渊明不再出来做官,一直在老家种地,直至去世。

主要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中有儒家的思想,也有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陶渊明的思想旨在泯去后天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他通过自己所创造的诗境也许能部分地达到,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因此,陶渊明的主要思想概括为两点:一是自然主义。陶渊明在《闲情赋》一文中曾托物寄意,一连诉述了“十愿”及与此相随的“十悲”,然后万分感慨,他深感“人间良可辞”,而“静念园林好”期望着“复得返自然”;二是乐天主义。他反复强调荣华富贵、生命地位都不值得去争夺和留恋。不仅如此,人“有生必有死”,“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所谓“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那么,何不“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呢?

陶渊明能不以外在的纷华、“穷达”而改变志向,这是真正的智者、强者的超绝做派。因为“他以知命的委顺,泯灭了悲苦;他以知止的固执,超越了迷途;他以他的闪烁的智慧之灯火,照亮了他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