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頠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裴頠

裴頠逸民称谈薮,

何王贵无我崇有。

无为乃是君王事,

臣子安得拱其手

——黄玉顺《咏裴頠》

简介

裴頠(公元267~300年),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绛县)人,魏晋时期哲学家,其父为魏晋著名学者裴秀。裴頠自幼发奋读书,博学弘雅有远识。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言谈之林薮”。

人物小记

裴頠,裴秀之子。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也是当时的名士。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卒于惠帝永康元年,年34岁。

裴頠曾祖父裴茂,后汉灵帝时历任郡守、尚书;祖父裴潜;父裴秀。裴頠少时聪悟有识,很早就以善谈《老子》、《易经》而知名于世。

他弘雅有远识,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以诛杨骏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累迁尚书。每授一职,他都殷勤固让,博引古今成败以为言。进尚书左仆射,专任门下事。后为赵王伦所害。惠帝反正,追谥成。

頠患时俗浮虚,着崇有论以释其蔽。他的著作有《崇有论》和《辩才论》。《辩才论》大概是讨论当时所谓才性问题的,还没有写成,他就被害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崇有论》,《晋书》把它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有文集十卷(《唐书经籍志》、《隋书》注作九卷)传于世。

主要思想

裴頠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是“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背后有“无”的唯心主义观点。

其次,他主张世界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并不需要有一个虚无的“道”来支持,万有并不以“无”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再次,万有最初的产生都是自本自生,万有既然是自生的,则其本体就是它自身,“无”不能成为“有”的本体。在裴頠看来,万物的本体就是事物自身的存在,万物皆因“有”而生成,不能从“无”而派生。同时他又认为,“无”是“有”的丧失和转化。

最后,他认为,“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他说:“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也就是说,心灵和实践是两码事,不能认为心是无的。工匠不是器物,但是制造器物必须依靠工匠。

裴頠认为,《老子》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本”的强调,提醒人们不要舍本逐末。但是后来魏晋时期的责无论者背离《老子》的本来宗旨,“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深列有形之敝,盛称空无之美”,玄风愈煽愈炽,于是整个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背离社会现实。裴頠认为按照贵无贱有的论断,必然取消伦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