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劝谏

魏徵劝谏



公元627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贞观之治的第一年。

这一天的显德殿,宫灯高挂,亮如白昼。随着一阵笙箫管乐声起,一百二十八名男子披甲执戟,踏歌起舞。舞姿刚健有力,气势磅礴。随着声乐变化,队形或圆或方,变化莫测,仿佛在演习战阵。

这曲《秦王破阵舞》是为了歌颂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一曲舞罢,四周就响起一片喝彩声。有臣子向前一步,赞颂李世民说:“新即位的君主应当让天下人都知道天子的威严和权力,应当带兵征讨四方,炫耀武力,四海才能降伏,国家才能安定,古代许多君王都是这样做的。”

众人中有一人表情凝重,默默不语。这人就是唐代的名臣魏徵。

魏徵,生于公元580年,死于公元643年。他从小生活贫苦,曾做过道士。参加过起义军,失败后归降了唐朝。后在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处做事,为李建成出谋划策。玄武门事变以后,李世民听说魏徵曾向太子进言说要杀死自己,于是派人找到魏徵,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在场的大臣都为魏徵捏了一把汗,魏徵却神色自若道:“如果太子听了我的话,将你杀死,那么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也不会落得现在的下场了。”听完这番话,大臣们更紧张了,他们害怕看到即将流血的场面。李世民却不怒反喜,道:“各为其主倒也罢了,但你这番直言就很难得了。”他欣赏魏徵的坦直,任命他做了言官。

玄武门兵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唯恐受到株连,人人自危。为了安定人心,李世民宣布大赦:凡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前与故太子和齐王有关系的人一律无罪,如有人再告发,就要受到惩罚,但还是有人不放心。

李世民派魏徵到河北一带进行安抚,途中遇见州县官员正在押送两名李建成的旧部。魏徵下令说把他们放了,副使劝道:“如果放了这两个人,很有可能被人说你以权谋,释放认识的罪人。”魏徵道:“皇上已经下了命令,罪不及旧人,我岂能为了避嫌而罔顾指令呢?再说,早一天放人,就能说明皇上的话是真实的,也好安定人心。”

魏徵把这两个人放了以后,果然有人参他的本。但李世民却认为魏徵是个正直的人,一心做事,不会因怕别人怀疑而停滞不前。正因如此,李世民很重视魏徵的意见。

此时,在众人的赞颂声中,魏徵却一言不发,李世民想知道他的意见,便说:“魏徵你一直沉默,是否有更好的看法呢?”闻言,魏徵向前一步,从容而又坚定地说:“我以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安定社会,恢复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非但不能大兴武功,反而应尽力减少战争。”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魏徵继续说道:“圣人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水就是人心。国家兴亡,根子在人心的向背。所以要少用武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其次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任用贤能的人;然后修订法律,与老百姓一起遵守,对人民重在教育,不轻加责罚;必须虚心纳谏,以防言路不通;最后要崇尚节俭,严戒骄奢,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做到这几点,国家才能兴旺。”

魏徵的剖析入情入理,李世民听完不由深思道:“这种力排众议的事情,也只有你才做得出来。”从此以后,李世民更加信赖魏徵,在治国之策上经常采用他的意见,为盛唐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魏徵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常常不顾个人得失,对朝廷的大政方针和李世民的缺点错误提出有见地的意见,为李世民所重视。

贞观初年时,为了稳定边防,李世民下令征兵。征兵前,太宗派使者前往全国各地视察兵源情况,有人建议说:“有些男孩虽然还没满18岁,但是体格健壮的,可以提前服役。”李世民同意,下令执行,魏徵坚决反对,拒绝在手令上签字。

原来太宗即位时,为了防止自己做了错误决定而无人劝解,曾规定:凡是他的命令,要有关大臣集体签署意见,方可下达。于是这个征兵令,由于魏徵拒绝签字,便无法下达执行。李世民前后四次要求魏徵通过这项命令,魏徵都拒绝了。李世民大发雷霆,训斥魏徵为何扣发他的诏书,并责备道:“有些人虽然没满18岁,但是身材高大,是可以应征的。再说也有人并非真的不是成丁(18岁至20岁),而是那些不诚实的百姓为了逃避兵役而隐瞒年龄,对于这种人,难道不应该征召么?提前应征能有什么害处?你这样固执,实在让我不明白用心何在?”

听罢问话,魏徵不紧不慢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抓鱼,虽然一次可以抓到很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把树林烧了捕野兽,那么以后还有野兽可以抓吗?如果把那些身体强壮,但不满18岁的男子征来当兵,农民的田地谁去耕种,国家的租赋将向谁去收取?”

魏徵见李世民脸色已有所缓和,话锋一转,道:“陛下不是常说:我以诚实和信义治理天下,不让官吏和百姓都去欺诈。然而陛下登基以来,却已经有事失信于天下!”李世民听了大为惊讶,忙问:“我哪些事失信?”魏徵有条有理地讲道:“陛下还曾下令:关中免二年租税,关外免除劳役一年。百姓蒙受此恩,无不欢欣喜悦,男女老幼,载歌载舞。可是不久就有手令,说:已经缴纳赋税或已经服过劳役的,所免者从明年开始。既然已经免除了,收过的就要退还人家,为什么要从来年开始呢?而今,既征收赋税,又征召当兵,怎么能够说从明年开始!像这样随心所欲,朝令夕改,怎么能够得到民心呢?”

这番话说得李世民哑口无言,好半天才说:“我原本以为你固执,不通情理。今天听到你谈论国家大事,才发现我的过错很大。朝廷的命令如果没有公信力,人民就无法遵守,天下怎么能太平呢?”他立刻下诏,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并赏赐魏徵一口瓮,作为对他谏诤的鼓励。

魏徵作为李世民的谏臣,常常“犯颜直谏”,不管皇帝是否怒不可遏。这种刚直的精神得罪了许多人,也包括皇亲国戚。李世民第四个儿子越王李泰,聪明伶俐,很受宠爱。但魏徵等老臣常上表要求约束这些王子的权力。李泰对此非常不满,常常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

有天,李世民召见王子,李泰就借机说:“父王,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只是不敢说。”李世民饶有兴趣地说:“但说无妨。”李泰就装出很委屈的样子说:“我们不知道自己还算不算王子,我们的父王是不是当今的皇帝。作为王子,我们不能享有尊贵的权力。朝廷里那几个三品以上的官员,自以为位高权重,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动不动就加以训斥,有时竟当众侮辱。特别是魏徵,最令人讨厌,诸王遇见他都提心吊胆。身为王子却受到这种待遇,也是对您的蔑视啊!”

这一番话把李世民说得大动肝火。第二天,李世民召见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叱责道:“我不知道你们竟然这样蔑视皇权。从前的天子多么威严,从前的皇子谁敢得罪?远的不讲,就说隋朝,各级官吏,哪个敢得罪皇子!在皇子面前,哪个不唯唯诺诺,稍有差池就会遭到鞭打。我的儿子,我不允许他们违反法度,管束甚严,但想不到,你们就以为他们软弱可欺,竟然常常侮辱他们!”

大臣们很少见到李世民发这么大的脾气,一个劲地叩头谢罪。就连宰相房玄龄也吓得两腿发软,浑身哆嗦。只有魏徵站立着,一动不动。他等李世民发完脾气,严肃而又从容地说道:“陛下切不可偏听偏信。诸位大臣没有谁敢轻侮诸王的。三品以上的大臣是您亲自任命,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尊敬,怎么能够受到别人鞭笞呢。即使在古代,也没有听说诸王侯可以随意殴打虐待朝臣的。而今国泰民安,陛下是英明之主,怎么能废国法,弛纲纪,纵容王子来欺凌朝臣呢?”

一番话掷地有声,李世民听完后诚心诚意地向魏徵等人检讨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对后宫诸王的管束比以前更加严格。

公元643年,魏徵重病而死。死后,唐太宗为表彰他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准备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徵的妻子不同意。最后太宗决定:尊重魏徵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魏徵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葬。

入选理由:

一个正直官员的故事,可为史镜。

阿离之言

古代皇帝,都希望有个“人镜”。这个典故出自唐太宗时期,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说的“以人为镜”指的就是魏徵。

古人死脑筋的一点就是,忠臣不事二主。魏徵却是其中的异数。他一生跳槽过6次。年轻的时候,魏徵家境不好,所以参加起义军,在元宝藏手下做事,负责起草文书。后来这个起义军被瓦岗军兼并,他就成了李密的秘书,任职元帅府文学参军。这个官只当了一年,李密就归降李渊,于是魏徵又转到了李渊手下。接了个任务,就是去河南浚县劝徐世绩归降唐朝。但魏徵的运气实在不好,正遇窦建德攻打浚县,还当了俘虏,最后只能去做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再后来窦建德兵败,于是魏徵又进了长安,到李建成手下做事。终结魏徵跳槽史的是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后,魏徵死心塌地跟了李世民,终成一代良臣。

照理来说,这个频繁的跳槽史早应该让魏徵的上司忌惮不已。更何况,古代的舆论还很谴责这种行为,后世清朝对归降的汉臣都要来个“贰臣传”,作为既得利益者都要表示看不起这种行为,何况其他人?

当然,魏徵的跳槽也被人鄙视过,李渊曾当众说过他没有气节,还献策窦建德屯田。对此魏徵辩护说,民为国家之本。两军打仗,百姓是最无辜的,怎么能因为战争而使百姓受苦。屯田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的是整个大唐。所以这个屯田,为的不是窦建德,而是百姓。

虽说圣人教诲“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实际上实施的人并不多,魏徵却做到了为社稷着想,为百姓做事。他和绝大多数忠臣不同,忠的不是君,而是人民。看似不忠不义,却是最真实的大忠大义。实际上,历史上盖棺论定中的魏徵,亦是因这个原因而流传千古。

严格说,魏徵是个超前的人。士人当以天下为己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就是他的政治理念。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古代,这是多么难得而可贵。我们在魏徵身上,看不到臣子对君王的愚忠。有人评论说,魏徵的伟大,在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那种远比忠贞的节操更为可贵的东西,那是一种最原始的平等观念。”我深以为然。

贞观之治,如果没了魏徵,会少了那种言路大开的宽松的政治氛围。应该说,魏徵和李世民,成全了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成全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