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哲学思想

魏源是清末哲学家、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他的著作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古微》和《书古微》等。

魏源提出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默觚上·学篇二》)认为认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主张“行而后知”,重视感性经验,“亲历诸身”,强调“行”对认识的重要性。这是唯物论的经验论。还提出“变”的思想。说“租、庸、调变而两税,两税变而条编。变古愈尽,变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而复两税,舍两税而复租、庸、调也。”(《默觚下·治篇五》)他研究中国古代学术,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在反对复古主义时,还阐明古与今的辩证关系。指出“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语学。”(同上)在他看来,既要反对颂古诬今,也要反对颂今非古。不知古“则必俗”,不知今“则必迂”。同时又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默觚上·学篇十一》)他看到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但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矛盾双方又可以互相转化,“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同上,学篇七)“虽相反如阴阳、寒暑、昼夜,而春非冬不生”“相反适以相成也”(同上,学篇十一)。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一生变,变生化,化生无穷”(同上)。这是辩证法思想。还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古微堂外集》卷七)。历史也是“变”的。“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默觚下·治篇五》)但又认为“其不变者道而已”,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还强调从实际出发,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宋儒空谈“无用之学”。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注意研究外国情况,以达到“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海国图志》)这些思想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