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明代著名的散曲家。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出身于仕宦家庭,但却鄙弃科举,不爱功名,没有做官。一生纵情于山水之间,琴棋书画俱精,尤精于曲,有《西楼乐府》行世。他的散曲善白描,以咏物见称。虽然也多闲适之作,却有部分作品讥讽时事,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朝天子〕《咏喇叭》最有名,全曲用官船鼓吹的号角做题目,尖锐地讽刺了正德间宦官擅权,装腔作势,作威作福,鱼肉民间,表现了作者的感愤。其他如套曲〔南吕·一枝花〕《久雪》,寓意也很深刻。作者把雪比作邪恶势力,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牢骚不平,并表示了对光明的未来的信念,在散曲作品中是难得的。
陈铎(1488?-1521?)字大声,号秋碧,下邳(今江苏邳县)人,世居南京,以曾祖睢宁伯陈文的关系,袭指挥使。他善诗画,精音律,教坊子弟称之为“乐王”。散曲作品有《梨云寄傲》、《秋碧乐府》等集,大多是“风情”、“丽情”之作,供歌妓清唱,艺术上既看不出什么特色,内容也很少可取。但他的《滑稽余韵》却是明人散曲中别开生面之作。这部作品以136首小令广泛地描绘了各行各业的人物,特别是表现了城市小手工业者如铁匠、机匠、旋匠等的生活。歌颂他们的劳动,同情他们的疾苦,同时也有对寄生者如里长、媒婆、巫师之类的讽刺与批判,大都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可以说是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面貌。
冯惟敏(1511?-1580?) 字汝行,号海浮,青州临朐(今山东临朐)人。嘉靖举人,历任涞水知县、镇江儒学教授、保定通判等职。有《海浮山堂词稿》行世。他为官清正,能够抑制豪强,同情人民疾苦,具有进步的政治思想,因而连遭贬斥。终于在隆庆六年(1572)辞官归田,在故乡海浮山下度过了晚年。正因如此,他的散曲具有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暴露了明代中叶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如〔玉江引〕《农家苦》、〔胡十八〕《刈麦有感》等篇,都真实地表现了广大农民在天灾和官府的盘剥之下的苦难生活。还有些散曲对封建官僚和黑暗的政治作了无情的讽刺。如《吕纯阳三界一览》。冯惟敏的散曲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元代豪放派曲家的传统,重本色,豪迈刚劲,语言活泼自然,所以有曲中辛弃疾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