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1818)

著名抒情性叙事长诗,拜伦两次游历欧洲的诗体记录。全诗共四章,四千七百多行,副标题为《一个浪漫故事》。长诗中有两个主人公,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前者叛逆于上流社会,孑然一身,飘泊异域,以浓重的精神忧郁症引起对“理性王国”失望的欧洲知识界的共鸣。他的游历路线把长诗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者随着诗篇情节的展开而出现。他精力充沛,感情炽烈,评古论今,追求自由和正义。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丰富了长诗的内容,深化了它的主题。两个主人公的精神特征,反映了诗人的思想矛盾和精神发展。长诗的第一章,最动人的部分是对西班牙民族解放斗争的描写。诗人站在民主主义立场,谴责了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刻划了民族英雄——“萨拉哥沙女郎”奥古斯丁娜的形象。在这一章里,诗人还表示了对英国对外政策的轻蔑与不满。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在土耳其奴役下的希腊人民的悲惨命运。诗人以崇敬的心情回忆了这个民族的伟大的过去,借以激励希腊人民奋起反抗。诗中还颂扬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精神,描绘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第三章写滑铁卢战场述怀。诗人着眼于对欧洲前途的考虑,谴责一切形式的暴政。而对于伏尔泰、卢梭等启蒙主义大师的追怀,则拓展了诗篇的思想深度。在第四章里,诗人追忆意大利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感慨它屈辱的现在,号召意大利人民砸碎外国侵略者的枷锁,建立统一、民主的国家。并对自由和正义的最终胜利表示了信心。作为一部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诗人评述古今,驰骋想象,并运用挽歌、颂歌、讽刺等多样性调子,与广泛的对比交相辉映,形成情感的波澜,推动情节跌宕多姿的发展。长诗基本采用斯宾塞诗体,语言流畅、气势豪放,富于形象性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