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欧洲火药库的形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战争最频繁的一个地区,故有“火药库”(火药桶)之称。这个火药库历来是一触即发的,其影响经常超越巴尔干半岛的地理疆界,打乱了欧洲大国均势,引起欧洲更大范围内的矛盾冲突。欧洲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层出不穷,如1875年黑塞哥维那起义,1885年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战争等。到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帝国主义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个地区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矛盾斗争的焦点,它们在这里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1908年9月俄、奥两国为了共同瓜分土耳其欧洲领土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由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俄国控制两海峡。协议一达成,奥匈于10月抢占那两个地方,塞尔维亚立即提出抗议。俄国由于英、法阻挠没拿到两海峡,因而也撕毁协议,反对奥匈占领。俄、奥之间都摆出战争架势。由于德国支持奥匈,土耳其又站到奥匈一边,俄国孤掌难鸣,以让步平息了这次“波斯尼亚危机”。1912年3月,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反土耳其同盟,于10月对土宣战。11月土耳其被迫求和。以民族解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四国同盟的胜利而结束。但欧洲列强立即插手其中,制造分裂,使巴尔干四国同盟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了分歧。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结成反对保加利亚的同盟,并得到俄国支持。6月29日,在奥匈怂恿下的保加利亚向对方宣战。于是爆发了一场非正义的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结果保加利亚战败。而保加利亚的失败,实际上是德奥集团的失败。失败的一方是不肯善罢干休的,这就孕育着新的矛盾冲突。巴尔干各国在进行新的分裂组合,帝国主义集团也在乘机寻找新的代理人。为了掠夺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捍卫在这里的投资利益,控制这里的战略要地,它们扶植亲信,排斥异己,利用岛上复杂的民族纠纷和不同的宗教信仰,经常挑起纷争和格斗。巴尔干的各种矛盾在激化,列强间都视若仇敌,严阵以待,稍有不测风云,就将燃起战火。所以说,20世纪初的巴尔干是一座大火药库。萨拉热窝事件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