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名轲,字子舆,世称孟子。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史称思孟学派。曾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做过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一致,辞去卿位,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他的著作,现存《孟子》七篇,是由孟子与万章等人编辑而成的,是研究孟子思想的基本材料。

孟子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思想,认为“天命”是决定一切的,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他的这种“天命”思想不同于孔子的人格化的“天”,他赋予“天命”思想以道德属性。在他看来,国君传位给下一代君主,不是出于人的意志,而是“天与之”。因为“天”不能言,所以是“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同上)。新的国君即位,百姓服从,政令推行,就证明“天”同意新国君的统治地位。在认识论上同“天命”论的世界观一致的,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提出“良知”“良能”的思想。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认为“仁心”、“善性”就是这种“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的表现,它们都是内心所固有的,是先天存在的。从这种先验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就是说,耳目的器官不能思考,所以为外物所蒙蔽,它与外物接触,便被引向迷途。“心”这个器官是能思考的。经过思考,人才能得到自己内心固有的善性。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同上)但也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教人注重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都是善的,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告子》上)认为这“四端”就象人生来都有四肢一样,人人都是相同的。但有人不能成为善人,不能遵循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并不是由于人性本质有什么区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他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道德观念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还宣扬“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以“天命”论的世界观,先验主义的认识论,以及“性善论”的人性论为基础,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认为扩充人心,认识本性,就能知天。关于“心”与“性”的关系,他以为“性”在于“心”,作为人之本性的仁义礼智“四端”都含于人之心中。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同上)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还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这种观点也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理论。他认为社会上有两种人,即“君子”和“野人”,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同上)在政治方面提出“仁政”的思想,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上),指出残暴之君是“独夫”,可以杀掉,“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反对“率兽而食人”的暴君苛政,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提倡任人唯贤,“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主张“制民之产”,分田制禄,使民有“恒产”,恢复井田制度,“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不违农时”(《梁惠王》上)。重民是为使民,争取民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同上)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影响仅次于孔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