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反对民粹派的斗争

民粹派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解放斗争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派别,是一种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它是在俄国19世纪60-70年代,农奴制刚废除,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小生产占优势的条件下产生的。早期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彼·拉·拉甫罗夫,主要成员是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号召大学生“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称“民粹派”,其思想称“民粹主义”。民粹主义看到资本主义产生的罪恶,幻想俄国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他们的主张与科学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他们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竭力阻止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他们夸大农民的作用,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认为“农民村社”是社会主义的胚胎和基础,期望通过“村社”来扼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鼓吹英雄创造历史,认为“批判地思维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不过是“群氓”;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来达到革命的目的。从80年代起,随着俄国农村两极分化的加剧,民粹派日益走向反动。这个时期民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尼·康·米海洛夫斯基、谢·尼·尤沙柯夫、谢·尼·克里文柯等人。此时民粹派放弃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丧失了原有的一点革命精神,从所谓“人民之友”变成反对革命斗争的“人民之敌”。

民粹派思潮不仅在革命青年和工人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削弱了他们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成为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障碍。普列汉诺夫首先批判了民粹派,给了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后来,列宁承担了这一重任,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斗争。他于1893年春天写的《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著名论文,就批驳了民粹主义的一些观点,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则对民粹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米海洛夫斯基等人不顾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实,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认为适合“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主观意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对此,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历史。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不得不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用来说明一定的社会形态的结构和发展,判定社会性质的根据。列宁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有客观规律性的。列宁针对民粹派鼓吹的英雄史观和臆造历史必然性的观点,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人的历史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个人的历史作用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列宁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科学地说明俄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的必然性及改造俄国社会的力量,提供了理论根据,从根本上摧毁了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在这部著作中,列宁还批判了尤沙柯夫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批判了克里文柯的反动政治观点,指出90年代的民粹派成了富农利益的代言人,堕落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从而揭露了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实为“人民之敌”的真面目。书中,列宁还对民粹派的纲领和策略作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俄国革命应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在俄国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

此外,列宁还在《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等著作中进一步批判了民粹派个人恐怖策略和把“农民村社”理想化的谬论。1899年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出版,从思想上最终完成了粉碎民粹主义的任务。

列宁反对民粹派的斗争对俄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为进一步在俄国广泛深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扫清了思想障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列宁称这一斗争是“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高涨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