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赏析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概说】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中国传统舞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神韵的舞蹈艺术。

在原始社会里,舞蹈在是狩猎、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入奴隶社会之后,人们在占卜和祭祀活动中,通过跳舞来求得神灵的赐福或祓除不祥。

到了汉代,民间舞蹈有显着的发展,西域舞开始传入。东汉灵帝好胡舞,很多士人效仿。在汉画像石上有胡人表演杂技、幻术和鼓舞的形象。

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原和外部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客观上促成了中西乐舞的结合,丰富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宝库。

唐代时,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乐舞人员。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并接受了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乐新声,汉胡交融,促进了唐代乐舞的发展。

宋代的民间舞蹈兴盛。每逢节日,民间舞队非常活跃。宋代百戏中的舞蹈,演者从一两个人到百余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摆阵对垒。

元代戏曲艺术更为发展,元杂剧中“唱”、“云”、“科”三者之中的“科”,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

到了明清时期,舞蹈艺术已日趋成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宫廷队舞、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宫廷舞主要在宫廷中表演,在宴会或祭祀时使用;戏曲舞蹈用来演戏的时候,包括趟马、水袖、跟斗等。民间舞蹈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舞蹈类型也各有千秋。

【故事锦囊】

在中国民间,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都流传着一种名叫“花鼓”的鼓舞。因鼓的形状和大小长短不一,使用方法也有区别。有的拿在手里,有的背在身上,有的放在地上。表演的时候,即使使用的鼓相同,表演花样也不相同,所以有了各地的“花鼓”。

宋代的时候,就有了“斗鼓社”的表演。明清时,鼓舞百花齐放,不同地区的表演呈现不同的风格。诸如河北“战鼓”气魄雄伟,陕北“腰鼓”刚健有力,东北“单鼓”活泼流畅,安徽“凤阳花鼓”载歌载舞。山西“花鼓”注重表现人物性格,有时一人身上背着几个不同的鼓,轮番敲打。山东“花鼓”则是在鼓槌上系一条三尺长的穗子,旋转舞动中用穗子击鼓,花穗五彩缤纷,像一只彩蝶绕身飞舞。

在民间歌舞中所用的鼓,大多两面都可以敲打,也有单面鼓。“太平鼓”就是一种单面鼓,每到新年的时候,人们都要敲打“太平鼓”,以祈求来年日子太平。明代的时候,北京已流行“太平鼓”,主要是儿童表演。清代的时候,太平鼓更加盛行,在农历新年和正月里,人们成群结队进行敲打,队里不仅是儿童了,甚至不少妇女也参加。这种单鼓舞在蒙、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

此外,鼓舞又是苗族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根据跳舞人数的不一,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根据鼓舞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猴儿鼓、对跳鼓、四面鼓、团圆鼓等形式。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俗方面的差异,“鼓舞”又有了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特点。一般来说,“木鼓舞”用来祭祀祖先、祈神禳灾等活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上,以告慰亡灵;“花鼓舞”则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用来娱乐。如今,这些形态各异的鼓舞成为了人们劳动之余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知识库】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佛教六观音之一,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千手观音》,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美轮美奂,感动了所有观看节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