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德国古典美学
指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初期在德国形成的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及黑格尔为代表的美学流派。它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美学家们,在德国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冲击下,自觉地结合当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对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美学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作了批判继承,并加以唯心主义的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既适应德国资产阶级需要,又具有思辨特色的一系列美学理论,并多自成体系,从而汇合成影响广泛、贡献卓越的美学流派。
十八世纪后期,德国仍处于政治分裂、经济衰落、生产力发展迟缓的畸形状态中。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德国资产阶级的态度由先前的欢呼、赞美转而为后来的斥责、反对。他们软弱、苟安,虽不满现实,却又无力承担起改变现实的历史任务,所以与现实妥协便成为其唯一的道路。他们企图在妥协中求得变革与进步。因此,德国的思想家们便转向了“纯粹观念”领域,想通过建立抽象的理论体系来达到法国大革命所达到的目的。他们把现实中的多种矛盾看成是人主观世界存在着的矛盾。认为只要克服这种矛盾,重建理想的人格与内心的和谐,达到精神的自由与道德的完善,也就无须改造客观世界了。表现在美学领域,德国古典美学家们同样也把美学视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是该流派的基本出发点。他们回避现实,在美学概念及理论体系中周旋,把对现实的不满转换为古希腊艺术的尊崇,想让人性重新回复到古希腊时期的那种“和谐与静穆”之中,并把这一点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这样,就使德国古典美学带有深刻的矛盾性和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康德企图通过审美判断力研究,来解决自然与社会、必然与自由的矛盾。他从先验的审美经验入手来探寻美的本质与根源;提倡审美的“无利害感”,否认美和艺术的功利目的,陷入了美学上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费希特把美学作为其道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美和美的事物都来源和存在于“自我”心灵。进一步发展了艺术美学上的“游戏说”的席勒,更是重视审美教育作用,认为只有首先成为审美的人,才能获得“独立”和“自由”。黑格尔同样把美学纳入其“绝对理念”论这一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之中,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以及“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把艺术看作是实现精神自由的重要环节,而否定艺术能达到任何改造现实的目的。如此等等,都显出了这一美学流派的保守性、妥协性的缺陷。
但是,德国古典美学作为对西方美学思想理论的一次历史性总结,并把美学科学推向高峰,是有巨大功绩的。首先,他们把人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把美视为人的自我创造,肯定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并开辟了联系主体与客体来探讨美的本质的道路。如康德就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形式符合了人的主观目的;席勒进一步主张人在审美的游戏中,通过对外物的“观照”,看到人的智慧与创造,看到人自己;黑格尔则认为,美和艺术都是人“自己活动的结果”,都是人的“自我创造”。其次,在艺术理论方面,德国古典美学接受并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歌德就主张创作必须以现实出发,以现实为基础;黑格尔认为文艺应描写“现实生活的旨趣”,把人对现实的把握作为艺术的出发点,强调“情境”和“冲突”,主张艺术描写应以人物性格为“真正中心”,从而实现了西方传统的“情节中心说”向“性格中心说”的转变。尤其是在典型问题上,他们要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经验加以总结与调和,强调典型或“理想的艺术”必须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且还对典型化的方法作了卓越的论述。再次,他们十分重视从理论上对文艺创作中的情感、想象、天才等问题加以研究,探求有关的规律性以及它们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另外,在方法论上,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宏伟的历史观”,从而把先进的方法全面地引进了美学研究领域。虽然该流派种种学说中存在着谬误和不彻底性,但它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实践证明,德国古典美学不仅开启了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多种美学理论,而且它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所进行的革命的批判与改造的思想材料,堪称人类美学宝库中珍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