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伽达默尔
汉斯-乔治·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 联邦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与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及其最著名的代表。
伽达默尔1900年生于德国马堡,二十年代就学于马堡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专攻哲学与古典哲学,此后便在联邦德国各大学任教。他先后任教于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从1949年至今为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其间,1946年、1947年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1953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曾主持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哲学评论》杂志的工作。
伽达默尔一生著述繁多,涉及面有哲学解释学、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三方面,这些著述主要是:《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1931)、《柏拉图与诗人》 (1934)、《歌德与哲学》 (1947)、 《真理与方法》 (1960)、 《短论集》三卷(1967—1971)、 《魏尔纳·索尔茨》 (1968)、 《黑格尔的辩证法》 (1971)、 《概念史和哲学语言》 (1971)、 《我是谁、你是谁》 (1973)等。其中, 《真理与方法》一书是其构思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系统的一本主要著作,该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与解释学美学的诞生。此外,其解释学美学论述得最多、最集中的是《短论集》第二卷。
伽达默尔系海德格尔1923年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班的学员,两人师生关系十分密切,海德格尔的“本体解释学”对伽达默尔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共同把传统解释学放到现象学本体论上去研究,从而掀起了西方解释学史上的革命。伽达默尔整个解释学的出发点就是反对古典解释学的客观主义立场。
海德格尔之前的古典解释学所共同坚持的客观主义立场是,把本文语言看作本文所包涵内容的密码,解释者必须克服历史时间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即超越“现在”的障碍,达到客观的历史真实。伽达默尔不满于这种客观主义态度,他认为,这种客观主义态度通过“科学方法论”使认知者与自己的历史性相疏离了,结果,历史性就被看作是应予克服的主观因素了。在伽达默尔看来,历史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存在永远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中,人对一件本文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历史性因素的制约,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理解的历史性,而是去正确评价和适应这种历史性。因而,古典解释学所力求的本文的原意是不存在的,一件本文一旦产生后,它的意义就随着它的遭际而处于不断生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我们面对一件本文所理解的意义,既不会是该本文制作者的原意,也不会是该本文的最初理解者所理解了的意义,而是该本文在特定境遇中,在理解者的参与下所新生成的意义,因此,本文不可能有绝对的原意存在,本文的意义都是相对的,相对于特定的境遇,相对于特定的理解者。
把艺术作品作为这样一种本文去看待,伽达默尔就推出了他的解释学美学的理论,他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的原意同样是不存在的,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呈现出时间性和随机性,它永远从属于一次次地演变的现时理解活动,从属于每一个特定现时的理解者,因而,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是永远无法被穷尽的,当一部作品从一种文化或历史背景转到另一种文化或历史背景时,人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个作者和最初的读者都未曾预料到的新的意义,我们所说的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永远是该作品在特定理解活动中对特定的理解者来说所生成的意义。
伽达默尔的这些解释学纲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七十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接受美学”的思潮,就直接受启于伽达默尔。最近,美国所出现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也深受伽达默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