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身即山川而取之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身即山川而取之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命题。指艺术家要亲自深入高山大川,取得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再经主体审美情感的陶熔而表现为艺术。 “即”字充分表现了审美主客之间的关系之密切。

此论强调了作为艺术表现对象的自然山水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要求画家对之进行直接的、深入细致的审美观照、审美体验。认为对表现对象的深入观察从而把握其特征,是成功地表现对象的前提。

对自然的观照不是单角度、单层次的,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因为任何一个审美对象都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体,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观照会有不同的审美发现。山上的气候“四时不同”, “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要穷其形状、意态,自然是要进行多角度的反复观照,以把握其每一细微变化,穷尽其奥妙。也正因为自然山水是变化无穷的,所以郭熙还认为“身即山川而取之”不仅是一种表面的游览而应当体察入微。

“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所谓“饱游饫看”就是一种入神的、忘我的、深入的审美观照,而不是表面的走马观花。

同时,郭熙还强调了审美活动中审美态度的极端重要性。他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心”:审美态度; “价”:审美价值。 “林泉之心”则是为作者所称道的审美态度,亦即“万虑消沉”的恬淡心境,在这种审美心境的临照下,山水方呈现出最高的审美价值。反之以骄侈世俗、实用功利的眼光看山水,则山水的审美价值就降低以至消失了。郭熙认识到了审美价值的发现与审美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极为深刻的。

唐代张璪根据自身艺术实践的经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观点,影响很大。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可以说是对“外师造化”这一命题的具体深化,它所突出强调的是“师法造化”这一艺术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