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三一律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三一律

“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艺术法规。其中规定剧本动作、(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整一致,故而称之为“三一律”。

上述规定即如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在《的艺术》中所说: “剧情发生的地点也要固定、说清。/庇里牛斯山那边诗匠能随随便便,/一天演完的戏里可以包括许多年:/在粗糙的演出里时常有剧中英雄/开场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但是我们对义理要服从它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着剧情的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这里所说的“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即要求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这就是“三一律”包括的基本内容。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艺术法规,其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情节整一性的问题,十六世纪的意大利作家、批评家钦提奥根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五章中所讲的“就长短而论,悲剧力图存在于太阳的一周之内,或者不起什么变化”,提出“时间整一律”问题。

十六世纪的另一个意大利学者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校勘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过程中,对后来称之为“三一律”的古典主义艺术法规所涵盖的内容,作了充分的阐发。他从舞台条件和观众出发,提出悲剧中情节、地点、时间须保持各自的整一、一致。认为情节应为有机整体,地点“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并以一个人所能看见的为范围”, “事件的时间应当不超过十二小时”,概括起来就是“在一个极其有限的时间和极其有限的地点之内完成的主人公的巨大幸运转变”。至此,三一律的制定工作才告完成。到了十七世纪,法国诗人、文艺评论家、法兰西学士院秘书长沙坡兰根据执政者的意图,以官方形式正式肯定了“三一律”。

马克思指出, “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想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古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这些法国人“是按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布瓦洛及当时的法国执政者,所以要求作家恪守三一律,无非是企图将它作为普遍的、永恒的创作原则,以适应当时宫廷和权贵的风尚和需要,屈从理性支配,服从王权统治。这就是说,三一律并不是真正艺术规律的体现。所以到了十九世纪初叶,“三一律”就被浪漫主义文艺彻底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