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生活使艺术相形见绌

文艺美学研究·生活使艺术相形见绌

辩证地考察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应当承认:两者是彼此有条件地高于对方的。生活使艺术相形见绌的原因,即高于艺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活是艺术的原生的基本事实。毛泽东把这一点称之为“基本的东西”。没有这个使艺术从出于物的基本点,任何艺术的创造都是无从“作”起的。因为生活是在现实世界运动中存在的,只有植根于生活这个原生的事实才能产生艺术。从生活的存在在先,艺术从此发源,没有生活的基本的东西,便没有艺术产生来说,生活是高于艺术的,南朝由宋入梁的人江淹,年轻时能写出一手好诗文,但到晚年拜相之后,养尊处优,才思衰退,再也写不出好作品来,人谓“江郎才尽”,实际上是他的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枯竭了。北周诗人庾信的创作,被誉为“庾信文章老更成”,主要原因就是他暮年平生萧瑟,多有故国沦亡之感,国家不幸诗家幸,是生活的变化使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新的转机。

第二,生活本身与艺术所反映的生活相比较,它是“最丰富”的,这也是生活高于艺术的标志。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许多生活表现,但它没办法比实际生活更丰富,因为人们总是从生活中取出材料加以表现,即使所有人都成为作家,这种表现也表现不尽。因为艺术反映的生活对象,从自然到社会,到人的行为心理,都是无限广阔复杂的。再有,生活的生动性,也是艺术无法比拟的。所谓生活的生动性,其中包括意想不到的巧合、巧遇,动人心魄的悲欢离合,扣人心弦的意外变故等等,生活中无不应有尽有。是生活这本实践的活书中,给艺术提供了生动无比的原始材料。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家永远不能穷尽对生活的反映。这也是生活高于艺术之所在。

第三,生活比之于艺术,它是生生不息的,永远在自身的基础上变易革新,以变化多姿的身影运动前进。艺术本身的历史也是发展的,但表现生活状态的具体艺术形象是不变的。鲁迅描绘的旧中国苦难落后的农村景象,作为艺术体现已经凝聚不动了,但作为生活实体的旧中国却被历史运动所更新,多少个闰土、单四嫂子、祥林嫂、华老栓一样的人物,以主人的姿态扬眉吐气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艺术要反映这一切,就得根据生活进行新的创造,跟上生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