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王昌龄
唐代诗人,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汜水尉,谪岭南,开元末贬江宁丞,天宝七年(748年)再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以后,归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氏的边塞诗,大多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其《从军行》历来被推为边塞名作。他比较善于将边塞风光与战士的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融合情景。王昌龄擅长于七绝,风格凝炼集中, 言少意丰,他的七绝《出塞》历来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除文学创作外,还有论诗著作《诗格》、 《诗中密旨》,它们都是诗歌创作论,其中前者比较重要和有代表性。 “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最早就是出现于《诗格》中的。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境”与“象”是不同的,前者涵义更为丰富和广泛。他将“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物境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指人生经历的境界; “意境”则指内心意识的境界,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意境,它只是“境”的一种,与其他两种“境”一样,属于审美客体的范畴,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审美意象。 三种“境”的分类,实际上是对诗歌描绘对象的分类。 《诗格》还对境的产生作了分析,提出了三格说。三格指意境产生的三种情况:生思、感思、取思。生思指诗人经过长期思考,未获意象,偶然为想象和灵感所触发,意象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诗人借助前人的作品的感发而产生灵感, 则谓“感思”。 “取思”意指诗人主动地到生活中寻求境象,心物感应,从而创造意象。三格,主要是指心、物、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主、客体的一种契合,
从而引发出灵感和想象。这种对文艺创作的描述,是深刻而切合实际的。 《诗格》是意境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提出了“境”这一美学范畴,而意境不同于意象,关键在于“境”的有无,诗歌创作和鉴赏中对“境”的追求和重视,达到一种审美的自觉,是诗歌史上的一大进展。王昌龄对“境”的强调并进行了具体研究和阐述,为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