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农历里》雨兰散文赏析

也许是多年在农村生活的习惯,平时看日历时,我总是先看看阳历,然后也经常看一看农历,把阳历日期和阴历日期在心里默默对照一下,如果台历或者挂历上,只有阳历,没有农历,就感觉特别别扭,好像少了半边天似的。

也确乎就是少了半边天。因为在我的感觉里,在我的思想意识里,阴历和阳历,就像是一天的两面,或者说就像是掌心和掌背,尽管我已经有二十多年不在农村生活了,农村的春种秋收等活计,农村的一些事物、习俗等等,我也已渐渐远离,但,农历,就像遗传的文化基因,在我的身体里、灵魂里扎下了根子、留下了因子,这一生恐怕再也去除不掉了。

论说起来,在我们国家,农耕文化,那也确乎是生命的根子,也是文化的根子。那是五千年的沧桑啊,那是五千年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我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活在农历里,活在五千年的农耕文明里。据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

活在农历里,活在大自然的博大怀抱里,做安静的大地之子、自然之子,顺应四时而动。“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枣芽发,种棉花”,“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椿花落地,要吃燎麦穗;椿花落梗,要吃白面饼”……这些农谚、农谣、童谣都是小时候挂在嘴上的,是祖母、父母亲有意无意地告诉的,我也自觉不自觉地背会了一些,这也算是农村孩子最早的文化启蒙吧。因为农村人不识字的居多,他们教不了孩子背诵唐诗宋词等等,即使是识些字的,像我的父亲,也是整天忙于农活,身体劳累不堪,孩子又多,日子又艰难,根本就没有闲心情、好心情教我们、给我们以文化启蒙。

大部分农谚、农谣又都和二十四节气紧密关联,二十四节气更是劳作于大地之上的农民们心里的刻度表。“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头伏萝卜,二伏白菜”,“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宜时”……节气就是农时,《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所谓“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是耽搁不得的。这些农谚、农谣都装在父亲的心里呢,也装在祖祖辈辈农人的心里。我们的春种秋收,和农历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节气是刻在草木们身体里代代遗传的刻度表,节气更是草木们生长的律令。平常过日子,感受最明显的就是买香椿芽吃。清明前的香椿芽是小芽,鲜、香、嫩,美味无比,过了清明,香椿芽再长长就长成了嫩叶子,这时的香椿已经不是芽了,但清明到谷雨之间,叶梗也还是嫩的,还好吃,而且因为大量上市了,价格低廉。鲜香嫩的香椿芽,最好吃,小芽价格上是贵了些,再说芽叶也轻,买上两小把尝鲜花钱并不太多。椿芽上市后基本上就是一天一个价地往下降,连续买上几次,鸡蛋炒椿芽几次,放上盐粒腌上一些,食品袋里装好,往冰箱里储存上一些,这一季的香椿就吃过了。谷雨之后,叶子就已经有些老,特别是这个时候的香椿叶梗里已经长出了木质的东西,就很难吃了。因为我懂得这些,所以谷雨之后从不买香椿吃。

再一个就是茶。采茶那就更讲究了,有明前茶、雨前茶等之分,明代许次纾在他的专著《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明前茶最珍贵,一叶叶的小芽,鲜嫩无比,人们给它起了美丽又贴切的名字:雀舌。清明到谷雨之间的茶,也还不错。等到了谷雨之后,茶叶都成了老叶,用这样的茶叶制作成茶,是最劣等的。有时会因为闰月的缘故,节令相对会晚一些,但也是相差不了多少天的。

活在农历里,活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里,活在一个接一个的美好节日里。我们的古人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真是大智慧。据说,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以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又有十数为一旬,三旬为一月,三月为一季度,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像一年里的重要节日,一个个数下来,你会发现,大部分节日也都是在农历里。最隆重的自然是春节,我们也叫它年,接下来是元宵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鬼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和节庆是传统文化根子上开出的花,这也是历史的印记、农耕文化的印记。像北方地区的民俗节庆,广为人知的是冬至饺子夏至面,就是说冬至这天要吃水饺、夏至这天要喝面条。夏至是新麦收获入库的时节,人们吃新粮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冬至吃水饺最初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后来误传为防冻耳朵。在南方地区,大暑节气里重要民俗节庆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的“半年节”,由于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一般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半年圆”的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近些年来,虽然西风东渐,舶来的节日也不少,像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这些洋味十足的节日,更多是商家的推波助澜、大肆宣传,因为多一个节日,便多一个营销赚钱的筹码,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洋节在中国,大多是一个浪漫的壳子,里面则充溢着浓浓的商业气息。

动物们都是农历王国里的好公民,不折不扣地顺应着四时节令,每一个节气的口令喊出来后,自会有无数的响应者。像惊蛰,犹如说书人的惊堂木一拍,那些冬眠了一个冬天的青蛙们、蛇们、熊们,还有隐居的蚂蚁们、瓢虫们等等,这些无论是隐于市的大隐们,还是隐于野的小隐们,都伸腰踢腿,舒筋展骨,振奋精神,纷纷登场,欣欣然踏上大自然的舞台,出演一场场悲欢离合、生死爱恋的小戏和大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田野树林,花下草丛,高歌低吟,唱和应答,嬉戏追逐,轰轰烈烈地爱恋,勤勤恳恳地生儿育女,尽情享受生命之美、生命之乐。秋冬季节,动物们又纷纷或北上或南下,携儿带女,呼朋引伴,该迁徙的迁徙,该放下的放下,该隐居的隐居,该藏匿的藏匿,也许有留恋,也许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义无反顾,是循规蹈矩,顺应四时的推移、日月的更迭。秋天里抬头望天,经常会看到在北方生活了半年多的大雁们排成人字长队,翩然南飞。

活在农历里,也就是活在花草树木的美好轮回里,与花草树木们相亲相爱。草木们都是时令的热烈响应者,仿佛它们的身体里都有着奇妙的生物钟,时令到了,该开花的开花,该发芽的发芽,该结果的结果,该落叶的落叶,从从容容,自自然然,不卑不亢。时令不到,迎春花娇媚的小嘴会嘟着不开,含而不发,这些我看到过。我还看到过,倒春寒带来的风雪把绽开的迎春花、半开的迎春花埋裹起来,有不少花朵花蕾就此冻死、冻伤了,看着它们可怜的小模样,仿佛还听到它们顽强的挣扎声、低低的呻吟声。我看到过,绿意盈盈的小草沿着枯败、枯白的草根,一点点地爬上来,那嫩嫩的新绿,是那么鲜亮可人、娇媚动人,足以胜过暮春繁花的娇艳。我也看到过,一朵朵洁白的玉兰花,在料峭的春寒里轻盈端坐,素颜皎洁,优雅安详,让人惊艳,让人叹赏,也让人顿生爱怜。大棚蔬菜、大棚瓜果在给人们提供种种便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经常听到一些人们的抱怨,草莓没有草莓味,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也是,大棚里的草莓再大再鲜亮再诱人,也不如露天地里结出来的又小又难看的小草莓好吃,那些自然生长的,吸纳了阳光雨露天地精华啊,口味口感都是那么纯正、地道,让人回味悠长,从舌尖一直甜美到心尖。

活在农历里,活在美好的二十四节气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些节气的名字念在嘴里也是那么美好,那么好听,同时,脑子里浮现出一幅幅画卷:春江水暖、芦蒿满地、耕牛遍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麦浪起伏、桃李满园、瓜果飘香、大雁南飞……这样的美,真是让人迷醉,让人心旷神怡,让人遐思翩翩。是动美也是静美,是优美也是壮美,是诗意也是画韵,是天籁也是人文景致。有人对照二十四节气绘制精美的图卷,我看到过用国画扇面小品的形式所描摹的二十四节气,一幅幅简洁清雅的画面,真是匠心别具,墨趣、情趣横生。像画惊蛰,一把水墨写意的茶壶,高高的壶把手上,一只工细的小虫静静盘桓,两条细长的触角似在美妙地颤动;大暑的一幅也很简洁可人,椭圆的扇面,偏右一边,斜垂下嫩嫩的细长柳枝,一只蝉儿轻伏枝上,别无它物,大面留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曾有人为二十四节气配上优美的摄影作品,美不胜收。

喜欢品赏古代书画家的题款,文雅、美妙,别具一番情趣。古代的书画家很多都是不折不扣的文学家,书画好自不必说,诗词文章也好,他们赋予了日子多么美好的名字。时间月令,比如,单是一月,就有好多文雅的称呼: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新正、芳岁、华岁等等。这些雅称多么美好美妙!雅称里蕴含着美好的祝愿、寄托。

我的母亲是一个字也不识的,即使是最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她也写不来。文盲也文盲得够典型的了。但母亲也曾经告诉过我不少农谚农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顺便说的,也就是说作为日常的生活常识。像“淋伏头晒伏脚,打的粮食没地方装”,是说如果入伏这天下雨出伏这天天晴,这一年的秋粮就大获丰收;像“二月二打囤”,也有一套很有意思的说辞。从这个角度说,母亲虽然是文盲,但母亲还是有文化的。

活在农历里也好,活在阳历里也好,踏踏实实地活在大地之上,感受到大地新鲜美好的气息,珍爱我们的大地母亲,珍重我们的大地母亲,呵护我们的大地母亲,不要让她遭受任何人为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