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富芦花《山百合》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日本〕德富芦花

【原文】:

后山山腹长满了葱茏茂密的萱草。中间点缀着一两棵山百合。白花初放,犹如暗夜的明星。转眼之间,很快开满山麓,含笑迎风。而今,这花比午夜的星星还多。

登山访花,花儿藏在深深的茅草丛里,不易发现。

归来站在自家庭院眺望,百花含笑,要比茅草秀美得多。

朝露满山,花也沉沉欲睡了。

黄昏的风轻轻吹拂,满山茅草漾起了青波。花在波里漂浮,宛若摇曳在水里的藻花。

太阳落了,山间昏暗起来,只剩下点点白花,显得有些惨淡。

住在东京的时候,曾经就百合做过如下的记载:

“早晨听到门外传来卖花翁的声音,出去一看,只见他担着夏菊、吾妻菊等黄紫相间的花儿,中间杂着两三枝百合。随即全部买下,插入磁瓶,置于我的书桌之右。清香满室。有时于蟹行鸟迹之中倦怠了,移目对此君,神思转而飞阿青山深处。”

夏季的花中,我最爱牵牛和百合。百合之中尤其爱白百合和山百合。编制百花谱的许六翁,一口咬定百合为俗物。然而,浓妆鲜抹的红百合,又怎能包括清幽绝伦的白百合呢?不要把我当作似是而非的风流人物吧。身处于人如云事如雨的帝都的中央,处于忙里更忙、急中更急的境遇的中央,心境时常记挂着春芜秋野之外的事物。对于一个不事农桑的人来说,买花钱就是我的活命钱。

我自从买下这瓶百合花,白天作为案旁密友,夜里拿到中庭,任凭星月照耀,夜露洗涤。早晨起来打开挡雨窗,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此君。一夜之间,减少了几个蓓蕾,增添了几朵鲜花。我从井里打来新水浇灌。水喷洒着花叶,带着粒粒露珠,随着放置于回廊之上。绿叶淋水,青翠欲流,新花初放,不含纤尘。日复一日,今天蓓蕾,明朝鲜花。今日残花,为昨天所开。热热闹闹开上一阵随即衰落,花座渐次向梢头转移。看吧,六千年世界的变迁,从这枝百合花的盛衰上也可表现出来。

对花沉思,想起了游房州的那个时候。夏还是浅浅的。我没有人相伴,时常一个人孤独地登上海边的山岭。镜之浦平滑如明镜,浮着一两点小船。矶山的绿色同海色相映照。四处阒无人声,只有阳光充溢天地。矶山渐次没入海面的部分,略显秃兀,露出了岩石的肌肤。坐在这座山岩之上,白日亦可入梦。这时,一阵香风悄然而过,回头一看,一枝百合正立于我的背后。

对花沉思,想起了游相州山的那个时候。这地方即使一片黄土也包含着历史。在倚山茅屋旁边,陡峭的石壁之上,幽深的古老洞穴里,古代英雄长眠的地方,细谷川流经之地,杉树荫下,小竹园中……随处都能看到白色的花朵。有时遇到背草的儿童,草篮上也插着两三枝。有时走在蛙声如鼓的田间小路上,猛然抬头,看见前面有饭粒般的青山。遍山萱草丛生,犹如山岳女神的头发,其间到处点缀着无数山百合,简直象自己亲手簪上去的。无风时,天鹅绒般的绿毯上织满了白色的花纹。一阵风吹来,满山茅草绿波摇荡,那无数白花宛若水面上漂浮动着的浮萍。

对花沉思,想起那次夏山早行的时候。山间早晨雾气冷,单衣更感肌肤寒。路越走越窄。山上松椎繁茂,山下细竹丛生。披草而行,满山露水尽沾裳。微风过后,送来一阵幽香。定睛细看,一枝山百合杂在细竹丛中开放。趟着齐膝的露水将它攀折。花朵如一只白玉杯,杯中夜露顿时倾注下来,打湿了我的衣裳。亲手折花,清香盈袖。

对花沉思,想起那高洁的仙女的面影。清香熏德,水葆洁白之色。生在荒草离离的浮世,而不杂于浮世。它虽然悲天悯人,泪滴凝露,面对忧愁,但时常仰望天日,双目充满希望的微笑。它生在无人知晓的山中,独自荣枯,无以为憾。在山则花开于山,移园则香熏于园,盛开时不矜夸,衰谢时不悔恨。清雅过世,归于永恒的春天。这天使的清秀的而影,不正是白百合的精神所在吗?

案头一瓶百合。我每对之,则感到神游于清绝幽胜之境。每有邪思杂念,看到此花则面红耳赤。啊,百合呵,两千年前,你开在犹太人的土地上。你在人的眼里,是永远传递真理讯息的象征,百合呵,你开在一个陌生国家的园囿里,百合呵,愿你将清香一半分赠于我吧。

【作者简介】:

德富芦花(1868——1927)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三十岁时以小说《不如归》一举成名。其它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黑潮》和《回想记》、《顺礼纪行》、《寄生木》,散文集《自然与人生》成为日本近代散文随笔的典范作品。

【鉴赏】:

《山百合》是一篇托物言情的散文佳作。作者借对山百合独特气质的描绘,寄托了对于往事的追忆、对历史的思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珍惜美景、重视真理的情怀。

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百合开放在茂密草丛中含笑迎风的风景画,突出了百合点缀青山暗夜的美丽。然后写自己对百合的喜爱,是因为它有着“清幽绝伦”的独特气质。买几枝百合插入瓶中,在人如云事如雨的尘世俗务中,对花沉思,便仿佛置身于春芜秋野,再觅生的情趣及美的享受,足见作者心中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作者将花开花落与六千年世界的变迁联系在一起,自然地引起了由百合而产生的种种情怀的抒发。

作者用了四个“对花沉思”追忆往事:初夏游房州,孤独地登山观海,思绪辽远而忧郁,蓦然回首,却见一枝百合立于背后暗发幽香——作者没有明确地讲述百合在这儿对他的作用,然而却使人深信:这百合一定在他心中引发一种神秘的感受,使他在刹那间领略了人生的真谛。游相州山时,到处都是白色的百合,在这个“一杯黄土也包含着历史”的地方,百合也与“历史”联在一起,它生长在幽深的古老的洞穴,古代英雄长眠的地方,仿佛是历史的见证人;它将山峦装点后美丽飘逸,也必将历史的足迹深深印下。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正如百合一样质朴沉默,生生不息。夏山早行时,又是一枝细竹丛中的山百合使他在越来越窄的路途上感受到生活的美。自然的美。这些都是回忆中的实景,而最后一个“对花沉思”则完全是在虚景中进行的——由花想到“高洁的仙女”,她生于浮世而不杂于世,面对忧愁仍充满希望,在山中独自荣枯而无以为憾,“在山则花开于山,移园则香熏于园”,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多么纯洁的精神气质,这是山百合的精神,也是作者所追求的高尚品质。最后他说百合是“永远传递真理讯息的象征”,表明对百合的追求爱慕正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这样,作者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中,将实在的百合悬为一个虚有的象征物,借对百合的反复赞美描绘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