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记
钴鉧潭记
【原文】
钴鉧潭[140]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141]自南奔注,抵山石,屈[142]折东流。其颠委势峻[143],荡击益暴[144],啮其涯[145],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146],然后徐[147]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48]。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149],一旦款门[150]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151],既芟山[152]而更居[153],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54]。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155],延其槛[156],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157],有声潀然[158]。尤与中秋观月为宜[159],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160]。
孰使予乐居夷[161]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
[140]钴鉧(gǔ mǔ)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也有学者认为钴鉧是釜锅。钴鉧,熨斗。
[141]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
[142]屈:通“曲”,弯曲。
[143]其颠委势峻:其,指冉水的源头。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势峻,水势峻急。
[144]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
[145]啮(niè)其涯:啮,咬。涯:边沿。这里指侵蚀着岸边。
[146]轮:车轮般的漩涡。
[147]徐:慢慢地。
[148]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环:环绕。焉:在那里。兼指代词。悬:自高处而下。有树环绕在潭上,有泉水从高处流入潭里。
[149]以余之亟(qì)游:以:因为。余:我。亟:经常,多次。因为我经常去游玩。
[150]款门:敲门。
[151]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承受不了官家租税和私人债务的重压。不胜,承担不了。券,债务的借据。委积,累积的压力。
[152]芟(shān)山:割草开山。芟,割草。
[153]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
[154]贸财以缓祸:这里指解救税债之灾难。贸财,以物变卖换钱。缓祸,缓解目前灾难。
[155]崇其台:加高潭边的台沿。崇,加高。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
[156]延其槛:延长那里的栏杆。延,加长。槛,栏杆。
[157]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引导那些高处的泉水,使之坠落到潭里。
[158]潨(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159]尤与中秋观月为宜:尤其是在中秋晚上赏月更为适合。
[160]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于以:于此,在这里行。迥:辽远。
[161]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译文】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钴鉧潭水由冉水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的地方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来告诉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搬迁到山上去住,愿意卖掉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务重担。”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请求。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
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解析】
本文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九篇山水游记的第二篇。文章中,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钴鉧潭清逸秀澈,幽静明丽的景色。文章借写潭景,揭时弊,寄忧情,托怨意,笔调含蕴,委婉自然。开篇状潭之形成,声、色、形、神之中隐含一个“乐”字;接着写自己“亟游”于此,寻“乐”之情留于言外。当居者款门来告,贸田更居时,作者“乐而如其言”,最后又能“孰使予乐居夷者而忘故土”作结,结构整饬,浑然一体。作者“乐”中含忧之情贯穿首尾,或明述,或暗隐,心如天高气迥,清远空旷,形似乐极,实则凄尽,酣畅淋漓,别具风韵。文章简练洁净,言辞朴实准确,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铺陈渲染、形凝神化,恰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