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心术

心术

心术

【原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87],然后可以制利害[88],可以待敌[89]。

凡兵,上义[90];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91],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92],严斥堠[93],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94],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95]。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96]于蜀中,非刘禅[97]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98],彼固有所侮[99]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100],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101]大利大患。夫惟养技[102]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103],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104],使之狎而堕其中[105]。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106]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107]而握剑,则乌获[108]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109]。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注释】

[87]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麋鹿突然从身边跑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左:身边。瞬:眨眼。

[88]制利害:控制利害关系。

[89]待敌:对付敌人。

[90]上义:崇尚正义。

[91]怒士:激愤士气。

[92]谨烽燧: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

[93]严斥堠:严格地在边境巡逻放哨。

[94]丰犒而优游之:用丰盛的酒食等物犒赏士兵。

[95]愚:愚忠。

[96]缒兵: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悬崖峭壁。

[97]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98]坐缚:被擒获。

[99]侮:轻视。

[100]尝敌:试探敌人。

[101]以支:应付。

[102]养技:锻炼本领。

[103]吾抗而暴之:我故意暴露出来。

[104]吾阴而养之:我暗中隐藏起来。

[105]狎而堕其中:使敌人疏忽而陷入圈套。

[106]当:面对。

[107]袒裼:赤身露臂。

[108]乌获: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名。秦武王崇好力士,招至门下并宠用他们,皆至大官。孟轲说他力能举百钧(三千斤),享年八十余岁。后用作力士的泛称。

[109]形固:保全自身。

【译文】

做将领的原则,首先应当加强内心修养。即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面不改色,麋鹿突然从身边跑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关系,能够对付敌人。

用兵要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也不要行动。并非行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导致不能应付的局面。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士气,一旦被正义激发,则可以百战百胜。

所有战争的道理大致是:战争尚未发生之时,要积蓄财力;战争即将发生之时,要养精蓄锐;战争已经打起来时,要鼓舞士气;战争获得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没有顾虑,安心积蓄财富;用丰盛的酒食等物犒赏士兵,使他们充分修整,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更加振作;受到小的挫折,要给战士们以激励,以培养士气。使用战士时不要满足他们所有的欲望,要保持他们的斗志。所以战士们总是怀着旺盛的斗志,心中怀有不能完全实现的欲望。怒气未消则有勇气,欲望无止境则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们也不厌恶战争,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余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即使能赢得一场胜仗,也不能持久作战。

但凡将领要有智谋并且严厉,士兵要愚忠。有智谋就不可预测,严厉就不可冒犯,所以战士都不顾自己而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忠呢?只有战士愚忠,然后才能和将帅一起舍生忘死。

但凡率军打仗,要了解敌方的主帅和将领,然后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魏将邓艾率兵伐蜀,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悬崖峭壁,因为他知道蜀国后主刘禅那样昏庸无能,即使蜀国有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擒获,邓艾本来就轻视刘禅,所以才敢冒险出兵。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一定的兵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同时也用敌人的情况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决断。

作为主将之道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用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出战,懂得节制然后可以指挥战斗。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就不会陷于困境。见了小利不动心,遇上小患不回避。小利小患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应付大利大患。只有善于锻炼本领又自爱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次忍耐可以抵御百勇,一次冷静可以控制百动。

军队自身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一样。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使用它,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藏起来,敌人却非要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暴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藏起来,使敌人疏忽而陷入圈套。这就是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无所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无所顾忌,就是明白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是知道不至于一定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木棍,面对着猛虎,敢于大喊而用棍去打;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变了脸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明白这些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手握着剑,像乌获那样的力士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抱着武器睡觉,小孩也敢弯弓射杀之。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时,他的能力就足够了。

【解析】

本文是苏洵的一组策论《权书》中的一篇。作为用兵策论,本文强调“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所以标题为“心术”。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

这篇文章每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文章涉及战争中诸多重要问题,以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读此文,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纯熟运用。在散文中运用排偶句,“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不仅吸收了骈文音调铿锵,形式优美的特点;而且排偶句和长短句交替互用,又有连类引发、一气贯注的效果。

这篇文章不足一千字,排偶句却有十余处之多。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等这样的排偶句,不仅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又是极富哲理的警句。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苏文公文钞》卷七),就是针对文中大量的排偶句而言的。这些句子语言精炼,内涵丰富,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