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悫《春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萧悫:春赋

萧悫

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禁苑至饶风,吹花春满路。岩前片石迥如楼,水里连沙聚作洲。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分流绕小渡,堑水还相注。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舞余香尚在,歌尽声犹住。麦垅一惊翚,菱潭两飞鹭。

《北齐书·文苑传》对萧悫的生平叙述极略,无法确知这篇小赋作于何时。但由其内容推断,当作于北齐待诏文林馆前后,赋是描写春游之景的,多视角多方位地刻画出禁苑的春光,具有浓郁的情画意。

“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禁苑至饶风,吹花春满路”四句中的“落花”说明时已幕春来临,“禁苑”二字点明春游的地点。春风将百花吹得落英缤纷,烂漫多姿,好一派万紫千红的喜人春色。在这里,看不到对即将化作春泥的落红的惋惜之情与惆怅之感,相反,这种风吹春花铺满路,飞鸟欢欣绕花树的情景,恰给人以春色浓郁的美感。

接下去作者笔峰一转,去描绘禁苑中的可人景物:岩前的片石回转如楼,水里的沙子聚合成洲。当时正是如开篇所述的落花时节,仲春的莺声将断未断,而季春的和风已遍流四方。两条支流环绕着小小渡口,堑中的溪水又倾注其间。从峰顶俯望,只见水面倒映着空中的白云,水底沉浸着山头的绿树。作者笔下的岩石、沙洲、渡口、溪流、水云、山树,伴随着啼莺,沐浴着春风,宛如水墨画般清秀可爱。

“舞余香尚在,歌尽声犹住。”作者突又变换角度,去铺写皇宫禁苑中的歌舞升平之象。这里既是写实,又是造境写意,与前面对自然景观的大段铺写相配合,意在表现出大自然浓郁春光之下的人间春色。最后两句“麦垅一惊翚,菱潭两飞鹭”,可说是整篇中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佳句。在萧悫今存的作品中,最有名的要算是《秋思》诗中的“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二句了,颜之推曾称赞说:“吾爱其萧散宛然在目。”(《颜氏家训·文章篇》)今天读来,“麦垅”二句完全有资格与之相媲美。它一是对偶精切,平仄顺口,读之琅琅;二是精美婉丽,形象可爱,极富情致。惊翚与飞鹭的对举,使人不由地联想起“江南三月,莺飞草长”的名句,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全赋也就在这充满生机的春色中戛然而止。

本赋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其一,它是骈体赋而不是诗或一般散文,以记游散文的发展史来看,南北朝时期只有骈体的记游文,而并未出现今天称之为游记的散文作品。赋这种文体的特质在于以铺陈为生命,本赋虽短,却并不违背铺陈之宗旨。所以,它不同于后世游记,看不到依据游踪所至渐次记叙的那种常见格式,找不到明显的叙写脉络。它不断变换角度,反复铺写,力求全面再现苑中春色,这正是赋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其二,全赋写景细致,颇具匠心,纤巧有余而浑厚全无,这正表现出当时由南入北的文人们的共同文风。北齐文坛领袖邢劭曾说:“萧仁祖之文,可谓雕章间出。”(《萧仁祖集序》)据此赋看来,邢劭的评价是中肯的。其三,本赋的形式十分别致。它完全用五、七言的句子组成,且音韵流转,简直与诗无别。这反映了当时骈体赋的一般面貌和诗赋合流的趋势。后来唐初文人颇学此体,可谓影响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