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莱里,保尔作品分析

【生卒】:1871—1945

【介绍】:

旧译保罗·梵乐希。法国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大师。生于地中海之滨的赛特市。父亲是当地海关的官员,母亲是意大利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意大利驻赛特市领事的女儿。1880年诗人随家移居蒙彼利埃市。瓦莱里童年和少年时代有着广泛的兴趣,他喜欢音乐、绘画、诗歌,还梦想航海。1888年进入蒙彼利埃大学法学院。这时波德莱尔*、兰波*、马拉梅*的诗,对他有着特殊的吸引力。1890年他加入“南法古语爱好者协会”。1891年与纪德共同创办同人刊物《海螺》。这时期的代表作《纳尔西斯说》、《纺线女》在法国诗坛上颇有影响。同年与母、兄去巴黎,参观卢浮宫,见到马拉梅,并常参加“马拉梅的星期二”活动。1892年大学毕业。同年9月全家迁往热那亚,10月7日突然决定中止诗歌创作,献身于“纯粹的和无私的知识”之中。此后一段时间他侧重于文学评论和科学研究工作。1894年到巴黎定居。1895年他在国防部当了5年的文稿起草人。1900年与画家莫里索的妹妹简及·戈碧雅尔结婚。婚后不久,任阿巴斯通讯社长艾德华·勒贝的私人秘书达20年之久。1920年发表代表作《海滨墓园》*。1921年在《知识》杂志举行的选举中当选为当代最大诗人。1923年获画家奖和骑士勋章。1924年任法国笔会主席。1925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937年任法兰西公学诗学课教授。1938年获国家四级荣誉勋章。这时,他曾应邀到希腊等国讲学。二次战时,他在沦陷的巴黎,拒不与德人合作。1942年参加了百名知识分子联名抗议德寇破坏古建筑区的活动。1945年7月20日逝世。戴高乐为他主持国葬。根据诗人的意愿,遗体葬于他故乡的海滨墓园,墓碑的铭文就是他《海滨墓园》第一节后二行的诗句:“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瓦莱里的诗歌理论独具特色。他主张建立一种“纯粹诗”。这种纯粹诗在于表现智慧而不在于表现情感,在于反映思想而不在于反映表象。他提倡用“纯粹”的直觉来表达这种智慧和思想,因此,认为“诗的境界就与梦境很相似,至少与某些梦所产生的境界很相似”。他不赞成自由诗体,很讲究诗的严整的格律。所以,他的诗作多以表现智慧和思想为主题,多充满玄学和神秘的气氛。在布局上、韵律上与建筑和乐曲的结构相当,富于建筑美和音乐美。

瓦莱里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1889-1892)。他的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作是《梦》(1889),代表作是《纳尔西斯说》(1891)和《纺线女》(1891)。此外尚有诗作《神秘之花》(1891)、《爱的森林》(1892),论文《关于艺术的悖论》(1891)、《纯粹剧》(1892)等。此期的诗歌表现了巴那斯派、象征派对他的影响。第二期(1893-1918)。这一时期瓦莱里由诗转向科学。他开始涉猎各种知识,其中包括电磁学、音乐、绘画、哲学等。诗作不多。这是瓦莱里创作的消沉期。主要有《鸭绿江》(1895)、《夏》、《波浪中诞生的女人》(1897),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还有论文和散文《达·芬奇方法引论》(1895)、《与古斯特先生夜谈》(1896)、《诗歌爱好者》(1904)、《梦的研究》等。第三期(1919-1938)是瓦莱里诗歌创作的繁荣期。他的代表作《海滨墓园》(1920)发表后震动了法国文坛,使他成为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大师。除《海滨墓园》外尚有《阿波罗神庙的巫女》、《棕榈》、《蜜蜂》(1919)、《骰子一掷》(1920),诗集《旧诗辑存》(1920)、《幻美集》(1922)、《杂文集》,乐剧《安菲昂》(1931)、《赛密拉米斯》(1934),论著《斯特凡·马拉梅》(1927)、《诗话》(1928)、《纯粹诗》(1923)、《波德莱尔的地位》、(1923)、《笛卡儿》(1937)等。第四期(1938-1945)。这时期有《纳尔西斯大合唱》(1938)、《我的浮士德》(1940)、《论柏格森》(1941)、《杂文集》第五册(1944)等。

在西方,对瓦莱里评价很高。瓦莱里研究也是一个热门。197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查理·怀丁编注《幻美集》法文本,在《序言》中说:“许多人认为瓦莱里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