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元文琪
【作品简介】约成书于6世纪末7世纪初的《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是一篇假歌颂帝王功德,以宣扬琐罗亚斯德教传统神权观念的历史传奇。主人公阿尔达希尔是萨珊王朝(226—651年)的开国皇帝,伊朗历史上的著名国君(226—241年)。他祖辈几代都是法尔斯地方“祭司朝廷”的统治者。其父(一说外祖父)帕帕克在位期间铸造的钱币上,镌刻着拜火神庙的正门和四角旗的图案,一位系着帕纳姆头巾的国王,毕恭毕敬地立在门旁,这是地方王朝崇奉琐罗亚斯德教的显证。夺取全国政权之后,阿尔达希尔继承先王的衣钵,竭力维持朝廷和琐罗亚斯德教祭司的密切合作。他启用宗教首领坦萨尔兼任宫廷大臣,到处修筑拜火神庙,编定波斯古经《赞德·阿维斯塔》,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自诩为“神之骄子”,俨然以“祭司兼国王”自居。阿尔达希尔统治期间,伊朗国力强盛,威振四方。有关这位国君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六七世纪之交的萨珊帝国,由于长期对外战争和国内诸侯叛乱,国力日趋衰微;宫廷显贵奢侈豪华,宗教祭司争权夺利,统治者对百姓课以重税,横征暴敛,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这种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历史背景下,祭司文人根据民间传说,编写出《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其目的显然是要借歌颂先王的功德,以宣扬君权神授的“永恒真理”。当时的统治阶级妄图乞灵于上天的神助,以巩固和加强摇摇欲坠的帝王宝座。结果无济于事,曾盛极一时的萨珊王朝终于被新兴的笃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所灭。
帕拉维语帝王传奇《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得以流传下来,成为伊斯兰初期伊朗文学创作的宝贵素材。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史诗《王书》中,就有关于阿尔达希尔国王生平业绩的描述。从《王书》与《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琐罗亚斯德教关于“君权神授”的说教,非但没有因异族的入侵而见削弱,反而为了适应振奋民族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需要得到加强。
《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元文琪译,收入《波斯神话精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出版。
【内容提要】全书共分4章:《阿尔达希尔与阿尔达万》、《阿尔达希尔与哈弗坦·布赫特》、《阿尔达希尔与阿尔达万之女》和《阿尔达希尔与沙普尔》。第一章写法尔斯省督帕帕克一连三个晚上都梦见他家的牧羊人萨珊。头天夜里“梦见一轮红日出现在萨珊的头顶上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把整个世界照得通明。”次日夜间,“梦见萨珊骑在一只披红戴绿的白象身上,臣民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向他顶礼膜拜。”第三天晚上,“又梦见萨珊的屋内熊熊燃烧着三堆圣火——那本是敬奉在三大拜火神庙中的神物,放射出万丈光芒。”帕帕克好生诧异,急令圆梦者来见。只听他们解说道:那三堆圣火分别代表宗教祭司、军人武士和农民、手工业者,从梦中所见,这三大社会阶层的民众无不对萨珊表示臣服。还说那光辉灿烂的太阳和披红戴绿的白象乃威严和胜利的象征,它暗示梦中之人或其子嗣有朝一日必将皇袍加身,荣登王位。当帕帕克得悉萨珊原来是先王达拉的后裔,对圆梦者之言更加深信不疑。他主动将女儿许配给萨珊,不久,阿尔达希尔降临人世。帕帕克认准这孩子必将成就一番事业,因而招他为义子。
在帕帕克的关怀和教育下,阿尔达希尔读书习武,大有长进,“很快成为法尔斯地区遐迩闻名的人物”。他应诏入宫,起初深得国王阿尔达万的宠爱,后因狩猎时与大王子发生口角,被贬为御马倌。这时,阿尔达希尔从与之相好的宫娥那里听说,占星术士有言道:“夜空中的星相表明,三日内从主人家逃出来的一个奴仆,将能战胜他的主人,进而登上国王的宝座”。于是,他在宫娥的协助下,一起逃离王宫,另图大举,以展鸿图。安息国王闻讯大怒,亲自率领4000铁骑前去追捕。途中听说一只形状奇特的羚羊跳上阿尔达希尔的马背,护送他和宫娥抵达大河彼岸。阿尔达万疑惑不解,忙问随从的祭司长,方才得知那形状奇特的羚羊“乃是神圣的灵光的变形”。回到法尔斯之后,阿尔达希尔广为招兵买马,组织和编练军队,一举推翻了安息王朝的统治。
第2章讲波斯湾沿岸的卡贾兰郡守哈弗坦·布赫特,凭借巨龙的淫威,穷兵黩武,称霸一方。新即位的阿尔达希尔先派大军进剿,因遭埋伏,全军覆没;维则亲自出征,又中敌人圈套,腹背受敌,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危急时刻,神圣的灵光化作一头野驴出现在阿尔达希尔面前,为之引路前行,安然通过险峻的隘口,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后来,阿尔达希尔采纳笃信琐罗亚斯德教的博尔兹和博尔兹·阿扎尔兄弟献出的锦囊妙计,乔装打扮成霍拉桑巨商,设法打入敌人城堡,用熔铜液杀死巨龙,彻底平息了哈弗坦·布赫特之乱。
第3章写身为王妃的阿尔达万之女,在流亡异国他乡的两个兄弟的煽动下,心头燃起复仇的火焰,决意置新即位的国王于死地。这天,她乘阿尔达希尔打猎归来,口干舌燥之机,端出掺有毒药的甜面羹,恭顺地递给丈夫。就在阿尔达希尔举杯到唇边的刹那间,一只火红的老鹰突然自天而降,用翅膀将他手中的杯子打翻在地。王妃谋害国王的阴谋败露,被卫兵拿下,拖出宫外斩首。祭司长见国王盛怒之下,执意要处死怀有身孕的王妃,便擅自做主,把王妃隐藏在自己家中。数月后,王妃临盆分娩,生下王子沙普尔。后来,阿尔达希尔为草率处决怀孕的王妃一事感到懊悔,禁不住流下伤心泪。这时,祭司长便把隐匿王妃,生下王子的经过,如实禀报国王。阿尔达希尔非但没有责怪祭司长,反而因喜得爱子予以重赏。
第4章讲阿尔达希尔东征西讨,连年作战,始终不能彻底平息各地诸侯的叛乱,实现不了一统天下的宏愿。他派人去请教睿智的印度仙人,得到的答复是“统一伊朗的国君必将出自两个仇家的联姻”,即阿尔达希尔家族与梅赫拉克家族的联姻。阿尔达希尔断然不肯与叛贼家族结亲,他派人奔赴各地搜捕梅赫拉克家族成员,“意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刚满3周岁的梅赫拉克的女儿,被送到一户农家抚养。数年后,她长大成人,出落得如花似玉一般。这天,王子沙普尔外出狩猎,归途中恰好与梅赫拉克之女在乡间井边邂逅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为夫妻,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霍尔莫兹德。7岁的小霍尔莫兹德这天正在皇宫广场上做打马球的游戏,不料被阿尔达希尔发现。沙普尔王子见秘密已经泄露,只得从实招来。国王听罢,责怪他不该长期隐瞒此事,并说“有这样好的儿子是值得引以自豪的”。阿尔达希尔“再三拜谢众神灵的恩赐”。后来,霍尔莫兹德继承王位,执掌朝政,在从印度到罗马的广袤千里的国土上,他的命令畅达无阻。
【作品鉴赏】《阿尔达希尔·帕帕克的业绩》每一章均可独立成篇,内容上又相互关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乃是典型的东方式的故事表达形式。全文围绕着对主人公阿尔达希尔生平业绩的描述,层层展开情节,既有条不紊,丝丝入扣,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读来饶有趣味。传奇的作者以巧妙的笔法,把当时流行民间的圆梦、占星和人命天定等迷信说教以及琐罗亚斯德教传统的君权神授思想,同有关萨珊王朝创始人阿尔达希尔的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熔于一炉,使故事显得神奇浪漫而意味蕴藉,不愧为帕拉维语文学的代表作。
统观全书,主人公阿尔达希尔一生中主要建立了三大不朽功勋:一是推翻安息王朝末君阿尔达万的统治,建立起新的萨珊王朝;二是平定巨龙崇拜者哈弗坦·布赫特之乱,为结束诸侯割据、互争雄长的混乱局面奠定了基础;三是挫败安息王子和身为王妃的阿尔达万之女的复辟阴谋,保住了帝位,进而确认了王位继承人,为巩固和发展帝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与穷凶极恶、阴险狡诈的顽敌的复杂斗争中,阿尔达希尔出生入死,历经磨难,表现出不屈不挠、永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他那种胜不骄、败不馁,既勇敢坚定,又足智多谋的优良品质和战斗作风,确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这篇帝王传奇的旨趣并非至此,还在于通过歌颂传奇式的历史人物,来宣扬琐罗亚斯德教传统的神权观念,表现君权神授的主题。
作者起笔便写“帕帕克的梦”,给人以神秘奇谲的感觉。由梦中出现在萨珊头顶上端的“一轮红日”,可联想到波斯古经《阿维斯塔》里讴歌和赞美的光明与誓约之神梅赫尔,他虽然不是太阳神,但与太阳的关系极为密切。绚丽多彩的朝霞和灿烂似锦的夕照,便是它的化身。从“领有辽阔原野的”光明之神梅赫尔,进而可联想到象征神赐王权的“凯扬灵光”,意即“王者之灵光”。于是乎,就把梦中红日的出现视为“应命之兆”,从而作出“大王梦中所见之人,或者他的子嗣,有朝一日必将皇袍加身,登基为王”的解说。这种基于传统宗教观念的习惯性联想,对琐罗亚斯德教教徒说来,是顺理成章,毫不足怪的。同样的道理,可把梦中出现的“三堆圣火”视为圣火之神阿扎尔的象征。按照琐罗亚斯德教的说法,阿扎尔乃是象征神赐王权的“凯扬灵光”的庇护神,换言之,即世间人君的庇护神。“萨珊的屋内熊熊燃烧着三堆圣火”,这无疑等于说,萨珊(或其子嗣)是受圣火之神阿扎尔保护的。得圣火之神佑助者,乃社会三大阶层拥戴之王也!可见帕帕克梦境中的自然物象,包蕴着神秘的传统宗教观念,是言世间将出现为王者的“应命之兆”。
书中描述的灵光三次变形,下凡尘世,搭救阿尔达希尔于危难之中,意在说明主人公在创国立业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享有“凯扬灵光”的神佑。第一次,灵光显形为“形状奇特的羚羊”,跳上阿尔达希尔的马背,使之摆脱安息大军的追捕,安然过河返回法尔斯;若不然,他早已成为安息国王阿尔达万的阶下囚。第二次,灵光显形为“一头野驴”,引导阿尔达希尔通过地势险恶的隘口,甩掉围追堵截的巨龙崇拜者,这才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否则,他恐怕早已成为哈弗坦·布赫特的刀下鬼。第三次,灵光显形为“火红的老鹰”,自天而降,把阿尔达希尔手中那只盛有掺了毒药的甜面羹杯子打翻在地,这才使身为王妃的阿尔达万之女的阴谋未能得逞;否则,他早已服毒身亡,命赴黄泉了。由此可见,无论夺取政权,还是平定内乱和执掌朝政,阿尔达希尔都得到“凯扬灵光”的神佑,他奋斗一生,立下的丰功伟绩,无不是“凯扬灵光”的神助使然。正所谓得“凯扬灵光”之助者得王权,得神赐王权者必将功成名就,流芳千古。
书中描写阿尔达希尔之子沙普尔和他的孙子霍尔莫兹德的降生,含有明显的骄子神赐、王权世袭的传统宗教观念。阿尔达万之女谋害国王未遂,本应推出宫外问斩,这是阿尔达希尔的圣旨。然而,祭司长竟敢擅自做主,把怀有身孕的王妃藏匿家中,此后才有沙普尔王子降世。这样编排自然有突出宗教祭司作用的一面;但从本质上看,作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说明,帝王的子嗣完全出于神意的安排,而不为人的意志所左右。即使像阿尔达希尔这样功绩卓著的有道明君,也掌握不了自己后代的命运,他只能顺从天意,欣然接受神的恩赐。不仅君权是神授的,就连国王的子嗣也是神赐予的,这一点在阿尔达希尔之孙霍尔莫兹德出世的故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起初阿尔达希尔生怕梅赫拉克的子嗣有朝一日得势,卷土重来,为报杀父之仇而加害于他的子孙后代,所以他断然采取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严厉措施,以杜绝后患。然而,他的所作所为与代表天意的印度仙人的预言相悖,遂不能如愿。王子沙普尔和梅赫拉克之女的结合,却是“出于神意的安排”。阿尔达希尔后来见小孙儿长得逗人喜爱,又联想起早先印度仙人的预言,这才认识到“天意如此,你我岂能违抗?!”于是他也只得遵从神意的安排,“再三拜谢众神灵的恩赐”。从现存的古籍经文、岩石铭文和陵墓浮雕上,均可看到反映君权神授和王位袭世的内容,如果说这构成前伊斯兰时期波斯人心理特征的本质和伊朗传统文化的要素,大概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