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

【4349】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

(卢志丹著,人民日报出版社,88.2万字,2017年8月第1版,三册,118元)

三册12章:一、[1]毛泽东品开国帝王;[2]毛泽东评中兴英主;[3]毛泽东评庸主昏君;[4]毛泽东评亡国之君;二、[5]毛泽东评起义领袖;[6]毛泽东品谋士说客;[7]毛泽东品历史名将;[8]毛泽东品济世能臣;[9]毛泽东评误国奸佞;[10]毛泽东品思想世擘;[11]毛泽东品文学大家;[12]毛泽东评隐逸高士。

毛泽东品评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和立场:[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3]人民至上的唯物主义。古为今用——评历史人物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我赞成秦始皇”;“封建社会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邦);“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刘秀);“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一方的”;“善于用人”,但“好感情用事”(刘备);“蕴藏大乱”(杨坚);“遇事无断制”(李渊);“竟发动兵变,篡夺了周的政权”(赵匡胤);“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朱元璋)。

“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汉武帝刘彻);“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李世民);“简直是了不起”(武则天);“搞得比较好”(朱棣);“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康熙)。

“很有本事,能文能武”(商纣王);“项王非政治家”(项羽);“予智自雄,小人日进,良佐自远”(梁武帝萧衍);“不抓政治,终于亡国”(南唐后主李煜);“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朱由检);“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溥仪)。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陈胜);“李闯式流寇主义”(李自成);“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洪秀全);“是英雄,也能诗”(石达开)。

“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张仪);“抓了酒徒付鼎烹”(郦食其);“这个人足智多谋”(郭嘉);“九字国策定江山”(朱升)。

“仍是科学的真理”(孙武);“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赵充国);“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马援);“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关羽);“粗中有细”、“有高度的原则性”(张飞);“他接受了劝告,勤学苦读”(吕蒙);“我党干部应学韦叡作风”(南北朝名将韦叡);“再读此传,为之神往”(梁朝名将陈庆之);“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岳飞)。

“商鞅之法,良法也”;“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贾生才调世无论”(贾谊);“其始误于隆中对”(诸葛亮);“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东晋名臣谢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初唐名臣马周);“‘命系庖厨’,何足惜哉”(徐有功);“政治家、历史家”(朱敬则);“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这个人大事不糊涂”(北宋名相吕端);“办事而兼传教人”(北宋名臣范仲淹);“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王安石);“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

“笑里藏刀李义府”;“一个有名的被称为‘口蜜腹剑’的人”(李林甫);“秦桧不过是执行皇帝的旨意”(秦桧)。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此人不可一笔抹杀”(孔子);“庄子老婆死了,不是鼓盆而歌吗”;“有一部分真理”(孟子);“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墨子);“不识字,很有学问”(六祖慧能);“宋朝的哲学家”(朱熹);“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梁启超);“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胡适)。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屈原);“单以文章论,他也不朽了”(司马迁);“此人一辈子矛盾着”(谢灵运);“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的一方”(王勃);“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李白);“站在小地主的立场”与“不甚喜爱”(杜甫);“有平等心情”(白居易);“李贺诗值得一读”;“暂时存疑可也”(李商隐);“忧国忧民,立场革新”(刘禹锡);“一分为二为宜”(韩愈);“他是文学家,也是唯物论者”(柳宗元);“长于辞赋,有许多独创”(苏轼);“南宋有一个了不起的大诗人”(陆游);“明朝最伟大的诗人”(高启);“很注意调查研究”(蒲松龄);“中国的第一等圣人”(鲁迅)。

“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伯夷);“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严光);“这个人是硬汉”(梁鸿);“陶令不知何处去”(陶渊明)。

“马克思要与秦始皇结合起来”(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通古今之变”,实现了三方面的完美结合:[1]将历史的波谲云诡,与毛泽东过人的史识史观结合起来;[2]将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与毛泽东知人论世的智慧结合起来;[3]将历史人物的经验和教训,与毛泽东解决现实问题的方略政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