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歧途

【4454】战国歧途

(刘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4万字,2019年6月第1版,32元)

11章:[1]从三家分晋开始;[2]士人、官僚、外国人;[3]魏惠王的野望;[4]商鞅黑洞;[5]战国无八雄;[6]连横与楚国噩梦;[7]赵国的两张面孔;[8]齐国往事不如烟;[9]燕过无痕;[10]长平之辨;[11]天下一统。

出身不是问题,努力就有机会。在这样一种时代氛围里,士阶层的人,确乎显示出超常的朝气和活力。这种蓬勃进取的气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再也不曾有过。

商鞅和他的前辈们相比,最大的特色有二:一是他更专业,而儒生比较容易流于空谈,就是说商鞅更懂得怎样把足兵、足食落到实处;二是他更专一,除了种地和打仗,什么也不讲,而且不允许讲。

秦国强大,体现了冷兵器时代,野蛮落后往往是个优势;越国骤衰,则表明光靠野蛮落后,只能战场上横行一时,毕竟是不够的。

六国的史书,大部分都给秦始皇烧了。司马迁的《史记》,基本就是以秦国的官方史为基础写出来的。秦国人夸张胜利、讳言失败,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也不难找到证据证明,秦国人隐瞒了一些事实。

看王莽篡汉和田氏代齐所用的手法,很多地方他们也真像一家人。第一个策略是低调。

上党地势高峻,据说之所以叫上党,就是因为地势太高了,“与天为党”。

《剑桥中国秦汉史》总结秦能统一的原因:[1]地理优势;[2]农业和灌溉水平领先;[3]军事技术比较发达;[4]崇尚阳刚武德;[5]打破传统做得比较彻底;[6]吸引外来人才的决心最大;[7]统治者长寿;[8]高效率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