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遵彼汝坟(1),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2)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3)

鲂鱼(4)赪尾,王室如(5)。虽则如,父母孔迩(6)

【鉴赏】:

这首的写作时代,说法不一,或曰商周之际,或曰周初,或曰西周末,或曰东周。均难以确指。但从诗中“王室如”句和全诗所表达的情绪看,则可肯定是写在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通过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曲折委婉的感情,反映了人民的悲苦之音。

全诗共三章。第一章写的是妻子对行役未归的丈夫的思念;第二章写的是丈夫归来时的欣喜;第三章则表达了女主公对在动乱年月里全家能够团聚共守的一种愿望。

前两章起句相同,第二句只变化了一个字:“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枚”与“肄”一字之变,却表示了一种时间的推移。《诗集传》:“杖曰条,干曰枚,斩而复生曰肄”。孔颖达说:“大木不可伐其干,取条而已。枚细者,可以全伐之也。”可见从“伐其条枚”到“伐其条肄”,有一个时间的跨度。诗中描写女主人公在丈夫被强行服役去后,她常常到汝水岸边采伐木枝,一边砍柴,一边思念亲人,砍一会,望一阵,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就是秋去春来,以致砍去的枝干又复生为“肄”了。三、四句从“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到“既见君子,不我遐弃”,由女主人公的行为进一步曲折细致地写出她内心感情的复杂和变化:当其望眼欲穿,见不着丈夫时,直觉“惄如调饥”,一腔忧思怀念之情,竟象饥渴一样难耐。丈夫一旦归来,久别重逢,她在倍感欣喜的同时,又发自内心地倾吐了“不我遐弃”的希望和忧虑,“不我遐弃”系“不遐弃我”的倒装句,意即你好容易回来了,不要再离我而远去啊!这种感情写得很真挚动人。在乱离之中,人们饱受别离之苦,一旦见面往往会在欢乐之中,乍又想到离别,忽喜忽忧,忧喜掺和,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一种很典型的思想情绪。

最后一章的前两句,含蓄丰富地写出了当时“王室如”的危急情势。前一句“鲂鱼赪尾”是个比喻,旧时解释说鲂鱼尾巴本来是白色的,因劳累过度而变成红色,这大约是一种传说。而《说文》则说:“鲂,赤尾鱼也”,即鲂鱼本来就是一种赤尾鱼。不管取其何说,这里都是用鲂鱼的赤尾,比喻王室行将没落的紧急危险的情势,就象火烧一般。在客观的形象描绘中,饱含着老百姓对王室的谴责、诅咒、愤怒之情。后两句“王室如,父母孔迩”,是说管它王室危急不危急,倒塌不倒塌,只要丈夫能回到家来与父母团聚在一起,就如愿可喜了。“孔迩”的“孔”是“甚”的意思,即如今天“很”、“非常”等副词的用法。全诗以乱离为背景,以闺情为内容,表现了当时百姓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对于动乱和王室的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