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隆中对》全文与赏析

《三国志》

此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父母早丧,幼年随叔父诸葛玄生活。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专注治国用兵之道。常自比管仲、乐毅,时人称之为“卧龙”。后刘备三请出山,从此辅佐刘备父子,联孙抗曹,建立蜀汉。此篇即是其出山前对刘备所发表的施政纲领性演讲。

【原文】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自董卓叛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各州、连接各郡的人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最终能够打败了袁绍,凭借弱小的兵力成为强者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良有才能的人能为他所用,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可以将从这里直到南海一带的物资全部取得,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威信和义气广布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方向进军,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兵到秦川,百姓谁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赏析】

诸葛亮出生名门望族,在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在隆中的十余年是他踌躇满志、不断积淀的时期,因此才有了《隆中对》。《隆中对》堪称最完美的决策典范,其中涵盖了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及民族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战略决策。刘备三顾后才请出的卧龙先生平时就自比管仲、乐毅,《隆中对》一出,刘备方信其非一般人可比。《隆中对》字数不多,却将刘备欲成就天下霸业之事统统包括进内,可见其含金量之高,各项事宜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无丝毫杂乱感,重点突出,有首有尾,如同一块美玉般的完美。

在我国民间有着极高声誉的诸葛亮简直就是智慧和贤能的代表,他的美名正是从刘备的知遇开始的,而诸葛亮之所以真正地从心底里获得刘备的赏识就是从《隆中对》开始的。在此文中,诸葛亮先从分析曹操的实力入手,指出曹操是刘备成就大业的最大阻碍;然后又分析了孙权的实力,得出的结论是不可图但可为援。一开篇,诸葛亮就将三分天下的形势分析得清清爽爽,谁是盟友,谁是敌人,已经准确地得到了界定。而刘备何以夺天下呢?诸葛亮分析了刘备的优势条件:人和;而劣势在于还没有获取天下的实力、条件、时机。很明显,曹操和孙权是占据有非常大的先天、后天优势的,但是诸葛亮可不是一般人,他的慧眼,把当时天下形势看得十分清楚,那就是曹、吴强大,暂时难与之抗衡,得天独厚而又易得的用武之地荆州,以及沃野千里的天险之地益州可以成为刘备取之以建立基业之地。在正确分析天下形势的前提下,他提出了稳内、增强国力以待时变的总体路线方针,指出待时变之时,两线出击,可完成霸业。简单说来,《隆中对》的策略大概可以分为三步走,先取荆州立足,再取益州建立基业,最后再两线出击,出秦川、向宛洛、图中原、定天下,在外交上联合孙权。在《隆中对》中,三足鼎立的局面业已形成。

该文用词非常准确,文笔流畅,引人入胜,论证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征服力,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令人震撼。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形象呼之欲出,使人真正感受到了诸葛亮在政治、军事和文学演讲等诸多方面的风采。这篇《隆中对》并不是诸葛亮的纸上谈兵,为了它,诸葛亮奉献出了他的一生,虽然给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但其智慧和谋略的光辉在中国历史上闪耀千古。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全面把握形势是正确决策的依据。《隆中对》充分显示出了诸葛亮善于洞察天下形势、运筹帷幄和善于争取同盟者、研究各种力量及其矛盾关系的卓越才能,体现出他过人的分析预见能力。在此文中,既包含有战略的系统规划和运作,又不缺乏对于战略战术的可操作性方案。在制订这些方案的过程中,诸葛亮遵循了理性分析和趋利避害的战略决策原则,整个决策看来十分严谨,也比较全面。

细细观摩,《隆中对》这块美玉之上还是有些许瑕疵的,有人认为,人才战略是成功的根本保证,而诸葛亮的个人英雄主义让他过度自信,忽略了人才群体的作用,以致后来他没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图中原的大计所用,最终人才储备不足,出现了人才的断层和用人的失误。

毛泽东曾经两次评价过《隆中对》,对它的评价有褒有贬,褒的是诸葛亮在决策过程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贬的是诸葛亮未随时局的变化而对战略策略作出调整,兵分两路进取中原,他败就败在“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诸葛亮两次北伐,两次失败,彻底将可图中原的实力耗费干净。由是,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慨叹,却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