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
【原文】
今日为诸君毕业之期,得共会一堂,不胜荣幸。以吾个人视之,今日得与诸君相会,恐怕为最后一次,故今日所云者,可谓临别赠言,然依依之情,何能自己。
吾人从事社会事业,应尽之义务无穷,而互相之希望亦无已。今后之希望于诸君者,约有六端:
一、勿自满。满招损,谦受益——至理名言,无庸喋喋。盖存自满之心,作骄必败,诸君勉之。
二、学与德俱进,勿懈怠。世间无处无学问,诸君勿以为毕业后而学足矣,因之懈怠。仍希望努力前进。
三、打破恶劣环境,努力奋斗。青年人心理纯洁,一入社会,往往变改常态。希望诸君出校改造社会,勿被社会改造。
四、做事有恒。青年人遇事务,始则极其热烈,终则意冷心灰。希望诸君要永久保持适宜温度,成则不喜,败则勿馁。
五、本良心做事,为社会服务。
六、为东大争光荣,具百折不挠之精神。诸君为东大天字第一号之先锋,希望好好打开出路,领导后起同学,为东大创一块有荣誉之招牌。
最后并希望诸君勿忘母校,精神勿涣散,感情永存在,双方互相期望,努力救国。
(引自“百度”中等专业教育网“名人演讲”)
【赏析】
张学良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西安事变”的发起者之一,也是重要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位在诸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他很早就意识到要救国就要先办教育,所以在东北他捐出家资兴办了许多学校。他一直就有教育兴国的思想,非常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他一次性捐出500万银圆办东三省的小学教育。1923年,他力劝父亲顶着日本人的压力创办了东北大学。其父遇难后,他于1928年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主政东北。他提出:东北大学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促进国家现代化,而消弭邻邦之野心”,他捐出数百万银圆用于发展东北大学,扩建校舍,高薪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采购先进的实验设备,设立了奖惩制度,严格学校管理,使当时的东北大学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经费最充足、学生人数最多、师资最强的国内大学之一。
从张学良对东大毕业生的演讲中,我们对其教育思想有了认识。他要求学生德、体、美等并重,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要学以致用,应社会之需要,谋自身之发展。
该演讲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说理透彻,简短的文字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开场白表达了对学生的“依依之情”,接下来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对毕业生的六点希望,其中包括了道德、学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还强调了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以及要为母校争光的责任。张学良的希望是真诚的,饱含爱国深情,令人动容,整个演讲体现了他教育与人格并重的思想以及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