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散文·郦道元·江水·三峡》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郦道元·江水·三峡》原文鉴赏

江水又东,经广溪峡1,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2

江水又东,经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3。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其间道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4

自三峡七百里中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重岩叠嶂7,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8,不见曦月9

至于夏水襄陵10,沿泝阻绝11。或王命急宣12,有时朝发白帝13,暮到江陵1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5,不以疾也16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7,回清倒影18,绝瓛多生怪柏19,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0,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21

每到晴初霜旦2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25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26,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27,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28。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20,虽途迳信宿30,犹望见此物。故行都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31:“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陕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32。林木高茂,略尽冬春33。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泛泛不绝34。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35,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36,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37,奇构异彩,固难以辞叙38。林木萧森39,离离藯藯40,乃在霞气之表。仰嘱俯映,弥习弥佳41,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警知己于千古矣42

【注释】 1广溪峡:即今瞿塘峡,在今四川奉节东。2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东晋人,长于辞赋,注《山海经》。后:君主。夏后:夏禹。3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一个帝王。4巫峡盖因山为名:巫峡以巫山而名。巫峡以巫山而名。巫峡巫山均在今四川巫山县东。5自:有“在”的意思。七百里:为古制,现今计算约二百里。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接的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7嶂:像屏障似的高山。8停午:中午。夜分:半夜。9曦:日光。曦月:日月。10襄:上。陵;大的土山。这句说,夏天水涨,大水凌驾于高山之上。语本《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11沿:顺流而下。泝:逆流而上。12或:有时。王命:王朝的告示。宣:宣布,传达。13白帝:城名。在今四川省奉节县。14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15奔:奔星,流星。《尔雅·释天》注:“流星大而疾曰奔”。又,奔:指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16以:据赵一清《水经注列谈》“以”当作“似”。17素湍:白色的急流。18回清:回旋的清波。回清倒影:清光物影倒映其中。19绝:高峻的山峰。20漱:喷射的意思。21良:甚。水清,树荣,山高,草茂。22霜旦:下霜的早晨。23属引凄异: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24哀转久绝:悲哀宛转,很久才消失。25袁山松:东晋时人,博学能文。官吴郡太守,曾著《后汉书》百篇。《四库水经注集释订讹》作袁崧。26峻峭:急速。27嶔崟:高峻。28成就:指人和牛的开头形状,色彩。29江湍:长江的急流。30信宿:犹两晚。再宿曰“信”。31《宜都记》:晋袁山松有《宜都山川记》,此《宜都记》或系指此。32其石两句:这两句意思说,林木高大茂盛,一年四季都是如此。33略尽:历尽。34泠泠:这里形容猿声充塞山谷,绵延不尽绝。35书记:书本记载。临惧,言登临此境者心怀恐惧。36跻:登。37崿:山崖。38难以辞叙:很难用言语来叙说。39萧森:树木高长竦立之状。40离离藯藯:繁荣茂盛之状。41弥:愈。习:亲近熟悉。42亦当句:言千古以来山水之神乃逢此探幽索胜之人,亦当惊以为知己。

【今译】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广溪峡,这地方是三峡的开头。峡中有瞿塘,黄龛两个滩涂。这个峡就是过去大禹开凿以便沟通长江,也就是郭景纯所说的“巴东的峡,为夏禹所疏凿”的那个。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巫峡,这便是杜字开凿以便沟通江水的那一条峡。江水穿过峡谷,向东经过新崩滩,这一段首尾长一百六十里,之所以称之为巫峡,是因山得名的。

在整个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山相联,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层层的岩石,重叠如屏的山峰,遮天盖日。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时分,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江水猛涨,淹没了山陵,这时沿江溯流而上是不可能的。偶尔皇帝发布紧急命令,顺流而下,有时居然可以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便抵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路,就算你能驾着流星乘风飞翔,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到春冬两个季节,素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的古柏树。挂在高山上的泉水瀑布在中间飞舞倾洒,那种水清、山高、树荣、草茂的景色,实在是乐趣无穷。

每到天气刚刚睛朗的降霜的早晨,林木中已生许多寒意,涧中泉水给人以肃杀之感。常常可以听到在高峰之上有猿猴哀鸣,一声接着一声,扯着长音,格外地凄冷;更还有空无人迹的幽静的山谷,传来激荡的回音,悲哀婉转的声浪,很长时间才能消歇。所以渔歌中歌唱道:



巴东地方有个三峡,

顶数那个巫峡最长,

猿猴哀嚎只三声哟,

人已流泪湿透衣裳。



江水又向东流,流过狼尾滩而又途经人滩。袁山松解释说:“这两个滩相距有二里,人滩的水势特别迅速,南岸有块青石,夏天水涨淹没有江中,待冬季时水位低又露出江面。那块石头高大峻拔,在数十步大小的范围里全然量现出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明显的,似乎连须发都很齐备,因此被叫做人滩。

江水又向东流去,流经黄牛山下,有个滩子名叫黄牛滩。在南岸有几层山岭重重叠立在那里,在最外一层山的高崖中间有块石头,它的形状颜色很象个人背着柴刀,牵着耕牛,人色黑,牛色黄,形状色彩非常清楚。这个地方既然是人迹罕至之处,也就没有办法仔细考察了。这座山岩已经很高,再加上长江流急曲折,虽然路过这里的船从这里出发已驰行了两夜,但还是能看到这个黄牛。因此路过这里的人便留下了这样的歌谣:



早上出发自黄牛,

晚上住宿在黄牛,

走了三天又三夜,

可这黄牛却依旧。



这是说这段水路的曲折,虽然走出很远,但向来路一看,却好象仍在老地方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而两岸高山重重地屏障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大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的叫声非常凄清,山谷间传遍回声,此伏彼起。所说的三峡,这是其中一道。山松说:时常听说峡中水流很快,书上的记载与口头的传说都是讲登临此地令人非常恐惧,以此来告诫游人,没有人称道这山水之美的。等我亲自来登临这个地方,一到就感到非常欢喜。这时我才相信耳听不如亲眼所见的说法。那种重迭的山崖、挺秀的高峰、奇异的构造、特别的形态,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叙述它的美妙。林木高大森密,繁荣茂盛,而是在霞光雾气之外。抬头欣赏那高山远树,俯身玩赏江水倒影,越熟悉这风光越觉得美好。在此盘桓一两天,不觉就会流连忘返。我所亲身经历过的风景,从未见过有如此美妙的。自己既然很高兴地得以饱览这里奇异的景色,山水如果有灵的话,也该为之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我这个知己了吧!

【集评】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玩,此其先导耶?

【总案】 刘熙载对郦道元文学成就的评价非常有趣而且警辟。它实际上,一,指出郦的《水经注》在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这就是上承《楚辞》,下开“柳文”。二《水经注》的文学成就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上的,一是艺术风格上的。

先说艺术风格上的,这也是刘熙载说的“奄有……胜境”。《楚辞》本有许多方面可以继承,看《文心雕龙·辩骚》可知,但刘为什么特标出《山鬼》等篇,这实际上便已指出郦文有烟水迷离中诡奇幽深的风格,这一点《山鬼》已启先声,而郦文颇得神髓。

再说题材上的。把自然山水专门作为描写对象,换言之,成为“模山范水”的专业作家,郦道元是第一人,自然山水可以如此这般的大事描写,可以情景兼具地这般描写,这些无疑给了柳宗元深刻地启发。

当然,话说回来,郦把《水经注》并非当作“纯文学”来创造的,他首先是进行地理学的著述,但也正因此,从文学成就来看就难能可贵,《水经注》之所以被当代地理学者看作是“人文地理学”,除了它具有风土民情,历史掌故的大量记载外,更在于那渗透在字里行间浓郁的思情愫,这一点终使它进入文学大国而无愧色。

在郦文之前,文苑中并非没有写山水风光的大家,如汉大赋,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但与郦文不同在一,体裁不同,郦是散文,二,悬想虚拟多于实写。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主要成就在于将主观的情愫引入客观的描写,使自然界变成“有情宇宙”,而从如下文字中:“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难道便听不到这种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