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崩殂(cú):古代指皇帝死去。引喻失义:指言谈晓谕臣下不合大义。陟(zhì)罚臧否(pǐ):升迁、处罚、褒扬、贬斥。裨(bì)补:增益弥补。庶竭驽钝:庶,庶几,如此才能够;竭,竭尽;驽钝,自谦才能平庸像劣马和不锋利的刀刃。咨诹(zōu):咨询。
(施忠连)
〔鉴赏〕我国的儒家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国时的诸葛亮可谓实践这个理念的近乎完美的化身。一个人的成功,光有学识、才干是不够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也很重要。该隐匿时,就要学会隐身,将翅膀收敛,静观局势之变化,所以有“待时守分”、“待时而动”、“待势乘时”之说。即是说,平时未必有特殊表现,而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充分施展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像《韩非子》里所说的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或让人感觉像“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贤者。东汉末年时局混乱,诸侯并起,天下纷争,他独自隐居在南阳隆中,身在茅舍,眼观八方,钻研兴亡成败的大势,不躁不迫,虽自比管仲、乐毅,却像个农人“躬耕陇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刘备慕名而“三顾茅庐”,向他请教治世方略,有了作为的条件,他才出山,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大业。至公元223年,刘备不幸病故,到三国蜀建兴五年,蜀汉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联孙吴,内据南中,吏政涤清,兵强粮丰,他认为新的时机来到,决意率领部队北进,向曹魏开战。
“表”是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对君主有所陈述求请。悠悠千载,多少臣子给君主的奏章,湮没于漫漫时间的烟海,但《前出师表》居然穿越漫漫时空,赫然彪炳于文苑典册,流传到今天,就因为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感染力。《前出师表》,是他对后主刘禅的上书,全篇指陈重振旗鼓、功业再起的要义,文笔酣畅,其理昭昭,其辞委婉,其情真挚,让人读了不禁为之愀然动容,陷入深思,继而胸中情志感奋、激越,久久回荡,为古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有人认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对后主未免有颐指气使,要其如何如何之嫌,然而,须知,他面对的是庸主刘禅,实际上他又年长于刘禅,亲历乱世风云,对时势的判断了然于胸,凡重大动措必须敢于谏言,感动于帝。在诸葛亮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是勤于国事,鞠躬尽瘁;是理想和人格、情操的统一。先帝虽逝,但我们从文中看到,诸葛亮作为丞相对先帝依然情深,感念他的知遇之恩;同时,深感先帝临终托孤,分量之重。读一读《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就能深切理解了。刘备病笃时,“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要求儿子与诸葛亮相处,像对待父亲一样,可见诸葛亮在刘备的眼里,地位是何等重要。而诸葛亮对刘禅毫无取而代之的野心,就见其厚德,念念不忘的是光复汉室的目标,先帝之业未竟,自己责任的重大,怎样不负先帝的托付,竭尽全力,奋斗不息,这就是他对先帝及事业的耿耿忠心和勤勉之心所在。纵览《前出师表》的陈述之辞,实在是恭敬而又恳切的。
诸葛亮的可贵之处,不但表现在他对事业的拓展之志,还在于他绝非心血来潮、鲁莽行事。在文章里,我们亦可见他一如既往的沉着、冷静和审慎的性格,善于审时度势,周密思考,对实现目标既有战略又有策略的把握。刘后主性情柔弱,果断不足,他据理分析,头头是道,以刚强的斗志勉励之、激发之,求共识与决策之一致。他的忧思在于,天下三分鼎立,蜀汉仍未站住脚跟,乃处“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也分明看到了有利的一面,外可结盟,并有根据地,有可以北进克复中原的种种外部条件,而内见将士振奋,不肯懈怠,是他们缅怀先帝,并要报答陛下的士气所在。为此,位居最高应看重这个有利机会,在这关键时刻,振作精神,对属下广开言路,听尽忠规劝之意见,集思广益,做出决断,以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实现弘广的抱负。
而他则勇于当先,带头向刘后主进言,表与敌争竞之计。除了激扬意气,诸葛亮看重的几个方面,其一奖惩分明,对效力有功的将士该奖就奖,对做坏事触犯法令的该罚就罚,没有偏袒,体现领导的公正贤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其二用人不疑,对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的几位侍卫之臣,认为都是善良诚实、忠贞可靠的,宫廷诸事不分大小,应不耻下问,征询他们的意见,以补救疏漏,妥善实行。对曾被先帝首肯,通晓军事,力堪大任的将军,该提拔的就要提拔,放手让他协调军心,处置事宜;三是亲贤远奸,这是历史的经验,前汉之所强,盖因贤良得以亲近,后汉之所败,盖因小人得势,如果吸取过去的教训,任用之士都是坚贞坦诚,以死报国的,那么汉家天下的兴旺,便指日可待了。另外,他希望陛下早作行令,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家天下的大事部署于臣下,让属下各司其职,共同担当;陛下自己也应深思熟虑,探求高策,自己有谋划,并察纳中正善道之言论,追先帝之遗愿,这样他也于心感激了。
综上所述,《前出师表》蕴涵着诸葛亮赤忱报国之心和雄图大略,条理清晰,言辞恭谨恳挚,有智,有情,有义,感人之至。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散文家,他的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从《前出师表》内容看,人们把他作为贤相的典范、忠臣的楷模、修身立志和进取有为的榜样,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