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诗词 湖北

《记载岘山石幢》关于描写襄阳的诗词

记载岘山石幢

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九《岘山幢宋人题名》写道:

襄阳岘山羊公祠,有石幢一枚,凡六面,高六尺,每面阔九寸,有盖有座。一面直书,下第一行刻“使帖襄阳县”;第二行刻“准庆历七年十一月六日,中书札子,襄州奏当州城南五里,有岘山一所,上有古祠碑,又有晋太傅”; [已下俱磨灭,仅存圣旨字。] 末行上存“帖到速采石”,大字书刻上件。其四面界作六层,刻诗,下题名。又一面大书题名。又幢一,卧岘山上,其文可辨者十三字,曰“石于山巅,播清芬而不巳”,余尽漫漶。末云:“开国男张九龄撰。”

前一幢诗可辨者三首。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知襄州事王洙七言古诗云: “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山形卑嶞不峻极,屹若巨首临江濆。大山半宫不成霍,绝水阙左非为亹。砠巅赑屃戴危石,箕踞曼衍罗芳荪。汉流长骛滨其足,东望弥迤皆平原。槎头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园蕃。何物兹山匪秀出,得使今古闻听喧。自昔羊公好登览,山名直为贤者存。鹿门望楚镇区境,凤林冠盖延山樊。丹岩翠壁互幽胜,日月亏蔽烟岚屯。公胡遗彼而乐此?谈者未始聊诊纶。吾谓圣达竟超豁,高览便欲周乾坤。孔登泰山小天下,阮升广武叹竖昏。会稽探穴禹书出,之罘望海云涛翻。此中风景亦虚远,极目见尽江山源。东吴未定劳机策,置酒啸咏纾劳烦。数顾温甫恤躬后,誓将百岁游精魂。对公盛德与山永,正唯湛辈如公言。今兹去公仅千载,凛然英气犹轩轩。我来追古一长息,旧迹废毁成悲吞。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利取薪苏积稛絭,粥之陶斻供烧燔。羊公无庙忽不祀,但纵淫鬼歆牲蘩。中亭有碑即堕泪,至今观者怀仁恩。于民何诛不足问,非民忘德由官惛。下教里邑复祠宇,叙诸祭典跻之元。思仁爱树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且欲王命得守固,誊言状事驰九阍。书闻天子 [缺一字] 报可,金石款刻垂后昆。[缺五字] 遗爱,勖尔风化常 [缺二字]。”给事中知蔡州事吴育绝句:“羊公千载得清吟,芳迹虽遥契昔心。更与岘山为故事,凛然风格照来今。”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李宗易律诗:“叔子祠荒岁已深,异时贤守重登临。岘山岑寂瞻风概,汉水灵长想德音。奉诏始闻新缔葺,有知那复叹湮沉。又刊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其端明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李淑诸人诗,皆缺。已上每面十一行十二字。名字可辨者范仲淹、李淑、吴育、刘敞、李宗易、张去惑、孙抗、韦不伐、李康伯、贾黯、裴昱、马云、黄通、连庠。

又宋人饮饯题名甚多,知名者张唐英、赵德麟、魏道辅、岑岩起、李方叔。已上凡七则。大者方员径寸,小者杀其半,字画端劲,非俗书也。

予以康熙壬子过襄阳,徘徊祠下,未及摹搨,止录诸公题名。予门人淮阴张力臣 [弨],有嗜古之癖,辛亥过襄,曾有拓本,顷索之略录如右。

该文第一段记载了两块岘山石幢,一在羊杜祠内,一在岘山上,尤其详细地记载了羊杜祠内石幢的形制。第二段记载了羊杜祠内石幢的题,全文记录了王洙、吴育、李宗易三人的诗歌,而对范仲淹等人只记人名,未录诗歌。第三段记宋人饮饯题名。第四段补充交代记录的缘由。

王士祯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第一,最早记载这一岘山石幢。北宋襄州知事王源叔重建羊侯祠,并于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在祠内新立一石幢,上刻朝廷批准襄州重建羊公祠的批复公文和包括王源叔、范仲淹在内的16人的诗歌。六百多年后的1672年,王士祯看到了石幢,将其记载到《入蜀记程》和《池北偶谈》中,还写了一首题为《岘山石幢》的诗。据魏平柱教授考证,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陈锷修《襄阳府志》时,石幢上的文字仅存975字。乾隆时期,吴省钦也鉴赏了这石幢,写了一首《观八角幢用范文正羊公祠原韵》的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陈大文观察安、襄、郧三郡,重修羊杜祠时,八角石幢“尚可摩搨”。嘉庆二年(1797年),太学生、内阁侍读严观作《岘山饮饯题名石幢》诗,马绍基作按语,说石幢“今在襄阳城南五里羊杜祠内”。1826年,周凯任襄州知府时,“岘山之南,唐宋二石幢犹在焉”。此后,不知在何时,传世八百多年的石幢失去踪迹。王士祯最早记载这一石幢,极其珍贵。

第二,记载了北宋一次著名的文人集会。历代文人都喜欢集会宴饮,赋诗作文,王士祯这篇文章因为记录岘山石幢,而记下了北宋庆历七年的襄阳集会。这次集会共16人,其中王源叔当时是襄州知府,是集会的发起者,范仲淹当时因变法失败而被贬为邓州知府,李淑为河阳知府,吴育为蔡州知州,李宗易为光化军知府,张去惑为祠部员外郎,孙抗为太常博士,李康伯为太子府率,范微之为著作郎,韦不伐为大理寺丞,贾黯为襄州通判,刘敞为蔡州通判,裴昱为河阳推官,马云为沧州推官,连庠为宜城县令,黄通为郧乡县尉,都可谓是名流大员。以上16人的诗作,除孙抗诗有十字、黄通诗有25字被风雨侵蚀,范微之诗剥蚀严重外,其他均完好无损。此外,石幢上的还有九则饮饯题名,这些诗歌和题名为研究当事人的行事和作品提供了重要资料,对研究襄阳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